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住手!我是好官呐
  4. 32、小明下村探民情
设置

32、小明下村探民情(2 / 2)


等他想完这些再转眼去看狄青蓝,发现对方的脸跟自己离的好像有点太近,又想到上次被他突然袭击的一个吻,顿时心脏狂跳,脸都红了起来。

“你不会是有……”龙阳之好吧?

李小明很想问出口,也很想听到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话才说一半,就有人来寻了。

“老爷,老爷,税曹前来拜见老爷,并上交今年的税务账本,供老爷抽查。”

李小明听到这事,才想起来前段时间已经开始秋收了,因为国家目前实施的租庸调法,八月份开始征收,九月份就要运往京城去交给司农局,所以这可是件大事,他没有磨蹭当即就出去了。

狄青蓝摸了摸鼻子苦笑了一下,最后也无可奈何地打了招呼,自己回狄家庄去了。

等李小明忙完秋收后的赋税后,他又每天都去各个村子里走访。村民们知道县令老爷下来巡查,一个个的都紧张的不得了。

里正都带着村长过来拜见李小明,李小明笑着将人都扶了起来,表现的非常的亲民,渐渐地村民也就不那么害怕他了,都远远地跟着。

李小明看了这边的田地,发现水稻已经完全收完,稻田里的谷子已经收掉了,稻草也都被收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孩正提着篮子,在稻田里捡掉落在地上的稻谷。

在经过一个院子的时候,李小明看到了一位妇女在家晾衣服,但是那些衣服也大部分都打了补丁。

李小明再回头看跟着的村民,也没有几个身上的衣服的完整的。

对此他微微地有些皱眉。

“老爷,可是有何不适?”看到李小明皱眉,里正连忙上前询问。

李小明摇了摇头,指了指身后的村民问道:“不知道小山村目前除了种地以外,还有何营生?”

里正一听是问这个民生问题,立刻就退后,把位置让给小山村的村长来回答。

小山村村长作揖回答道:“回禀老爷,我们小山村啊,因为后面靠着山,耕地并不算多,所以除了田地以外,村里人有的会上山打猎,也有的会去县城里打短工。”

“那村子人均年收入有几何?”

“啊?”村长明显没有听懂李小明的话。

李小明又耐心地解释道:“就是平均每人一年能赚多少银钱。”

村长听到这样的大白话,顿时就明白了。他想了想回答道:“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这个小的也答不出来,不过一般人家交了税收,到了年底大约也有个二、三两的存项吧。”

李小明一听到才二、三两,顿时又皱起了眉头来。

“那村里有多少贫困户呢?就是家长没有壮年男子或者一家人都占了‘老弱病残孕’的人家有几户?”

小山村村长一听这话,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很是低落地说:“不瞒老爷,我们小山村是个小村子,一共就三十六户人家,一共一百二三人。您说的这类贫困户,在我们村里几户是占了一半。”

居然占了一半!李小明顿时心惊——难怪会这么贫困。

想到这里李小明将自己心里预备想要出台的“扶贫款”政策打了把叉,照这样的实际情况,给再多的“扶贫款”也不够的吧!

说到这个扶贫款,还是狄青蓝给到他的启发。他认识的那些绿林好汉们,向来把劫富济贫挂在嘴上,虽然也不知道做了多少,但是好歹有这么个意思在,所以李小明一听就想起来,不如树立一个类似于现代的“公积金”,哪里有困难就帮到哪里去。

但目前看来是做不成了,不过李小明倒是也不灰心,他观察了小山村的环境,这边的良田不多,但山丘还真不少,加上这边的气候,还是很适合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树木的。

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李小明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都想不起来要种什么树才能尽快地为当地人创造商业价值。

忽然听到有一户人家家里传出了“叽叽”声,就顺口问了一句是在做什么,村长回答他是有妇人在织布。这样一提,他立马就想到了种桑树!

虽说李小明在前一世就听说过劝课农桑,但是在这个朝代里,桑树并不多,很多地方的布匹都是麻布、棉布,以至于丝绸等面料特别的昂贵,而且还掌控在一些大家世族手里,他们开辟庄园,豢养私农,为他们种桑养蚕,再经过自家作坊纺织成品,最后再投放在各家的店铺里。

李小明觉得要想大家都富裕起来,那就得打破这样的格局。

要想富,先种树!

这可是上一世出了名的标语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