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民国小闺女
  4. 3、第 3 章
设置

3、第 3 章(1 / 2)


然而,令徐若若失望的是,一直等到十五分钟后,依然没有男人的踪影,怕妹妹伤心,徐芷兰又陪着妹妹多等了五分钟。可结果,依旧大失所望。

徐若若这才随着姐姐乖乖坐上黄包车回家,就是脸上有些愤愤,坐在车上和姐姐抱怨,“我本来也没有要求他赔我一份凯司令,是他说了两次,我才答应的。就算不赔我也不会生气啊,为什么要特意骗人。”徐若若不开心的念叨了一路。

但是徐若若不知道的是,她们的黄包车一拉出租界,那里就响起了枪声,地点正是在徐若若之前等的那条街。

因为白跑了这一趟,加上被人欺骗了信任,徐若若到了家也依旧闷闷不乐,以至于忘记问徐芷兰,那条街上根本就没有布庄和绣铺,她去那条街上是买什么绣样。

对徐若若来说,那只是她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虽然倒霉,但是念叨两天之后,很快就抛之脑后。作为一个上着洋学堂,豆蔻年华的小姑娘来说,她每天的课业又繁重,还要抽出时间和小伙伴愉快玩耍,忙碌着呢。

又是一个下学的午后,徐若若坐着黄包车,并没有回到家里,而是让吴叔将她送去了茶楼。她前两日就听爹爹说,茶楼来了个新的说书先生,讲的故事可精彩了,南来北往就没有他不知道的,这两天茶楼里的客人都不知道多了多少。

徐若若和往常一样,还没等黄包车停稳,就一跃而下,往茶楼里跑,边跑还边和后面的吴叔道:“吴叔,我先走了,座上的饼干是我同学送的,味道还不错,我特意带回来的……”

说到最后,徐若若已经跑到茶楼门口,临进去的时候停了下来,回过头笑着对吴叔说话,明眸皓齿,“您记得带给小松吃啊。”

看着面前笑容灿烂的小姑娘,吴叔弯曲的背脊颤动着,连忙点头,感谢道:“诶,我一定带回去,多谢小姐,小姐良善。”

徐若若笑着和吴叔摆了摆手,没太在意这些客套话,小跑着进了茶楼。

小松就是吴叔那得了重病的儿子,也不知道是什么病症,就是脸色苍白,动不动就吐血晕倒,问了许多大夫,药也吃了不少,就是没有起色。吴叔不信邪,听人家说洋人的医院厉害,虽然看病贵,可咬着牙也硬生生带儿子去看过了。那洋人大夫就更过分了,直言说这是绝症,治不好的。

吴叔一辈子就生了这么个宝贝儿子,但凡有一丝希望,哪能就这么放弃呢。好在中医没给小松宣判,就算药钱再贵,也一直坚持用着,就为了给儿子续命。黄包车这一行费体力,一般过了三十,浑身是病,力气也会大不如前,但是吴叔四十好几的人,依旧坚持着,比二十几的小伙子还要拼命。

但是过得这么辛苦了,还是勉强凑不够药钱,吴叔的老婆不管多冷的天,都得坚持帮人洗衣。一双手常年累月在水里泡着,早就不成样子了,但就算这样,五婶依旧连一瓶最便宜的护手药都舍不得买。

徐若若怜惜吴家人日子过得辛苦,时常会带点好吃的或是时兴的小玩意给吴叔,让他带给小松。有时候还有浅显的故事书之类的,小松比徐若若小两岁,早年没查出病的时候,上过两年私塾,当时大家也只是以为这孩子身体弱点。

后面出了大问题,求医问药的时候,才整日卧床,但是依旧识得几个字,就是和徐若若这样一直上学的学生比不了。

徐若若和吴叔打过招呼之后,就快乐的小跑进茶楼里,店里的伙计都认识若若,自然没有拦的道理。有的伙计要是不忙碌,看到徐若若还会满脸堆笑地打招呼,笑话,这可是掌柜家的千金小姐,谁没事找事得罪人。

不过,徐若若可不在乎这些,这茶楼也是祖上传下来地产业,本来徐家兴盛的时候,可还有好几个铺子呢。后来国号都变了,大清都亡了,还不许他们家变卖家产吗。

所以一来二去,家里还在开的店就剩下这一座茶楼,并几个租出去的铺面。可也尽够徐家人过得舒舒服服了,别的不说,光是这茶楼的规模就气派的紧,占地大,足足有三层楼,里外扶手桌椅,都是上好的木料,还设有好几个包厢。城西的富贵老爷们可爱来这里了,就在这一呆,点上好茶,和几个同样闲散的富贵人,遛鸟逗狗的呆上一天。

毕竟这徐家茶楼可不是外面扯个破布棚子的小茶店,那是真正有底蕴的,就是想请个戏台子上去,也不是不成。这也是徐家兴盛的时候置办的,谁能想到最后竟成了徐家人赖以维生的产业呢。

但是,毕竟是茶楼嘛,偶尔也有三教九流。所以徐掌柜并不是很喜欢自己的两个女儿露面,好在城西的富贵老爷就这么多,大小算是看着这两姐妹长大的。毕竟,老富贵闲人们往往都是从年轻起就游手好闲的小富贵闲人。

尤其是徐若若,年纪小,活泼可爱,从小就不怕生,看到这些常年累月在家里茶楼悠哉的人,还会甜甜的喊一声叔叔伯伯。人就是这样,就算没什么关系,常年累月的相处下来,也都有了感情,自然就不会刁难这玉雪可爱得小姑娘。加上这里本就是徐家的地盘,徐掌柜不喜欢归不喜欢,也不会拦着两个女儿,不让她们来。

所以徐若若比徐芷兰要不拘束得多,也更爱往茶楼里跑。徐芷兰更多的则是待在后院,帮徐掌柜看账本,就算到了茶楼,更多的也是在库房核对茶叶。

因此,尽管徐若若待在茶楼的时间更多,可是论起认茶品茶,根本就不及徐芷兰。这也是徐掌柜倾向让徐芷兰招婿,继承家业的原因之一。当然,更多的则是因为徐芷兰身为长姊,性格沉稳,经得住事。

徐若若进茶楼的时候,除了和伙计打招呼,偶尔也会停下来和相熟的客人问个好,喊声伯伯。

不过,这并不能阻止徐若若的步伐,她一下子就跑到二楼去了。茶楼分三层,一层是大堂,有一个大台子,茶楼会请说书先生或是杂耍班子还有评弹轮流表演,大台子底下密密的摆了不少桌椅,显得嘈杂些。一楼的桌椅木料也比较普通,坐在那的,连喝的茶都更廉价。

故而一楼靠门处的坐的都是普通百姓,偶尔有点余钱,来挥洒一番,松快松快。毕竟,这申城虽然繁华,可是那消遣的地方都不便宜。

只有靠近戏台的几排桌椅用的是好料,不细看看不出来,但是讲究的人一坐知道。那是留给那些爱热闹,喜欢近点看演出的富贵老爷们的。

而二楼就更讲究了,木料是昂贵不少的红木,用料好,做工精致,看底下的戏也方便。而且比喧闹的一楼要清净一些,不同的区域隔了小屏风,有的人就爱安静的喝茶看评弹。偶尔也会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女眷坐那。但是二楼并不是轻易上的,那喝茶也不是喝谁都喝得起的碎茶叶。

所以一上二楼闻到的茶香都是不一样的。

至于三楼,那就是一排的雅间了,桌椅都是花梨木,透着淡淡花香,桌椅上的花纹是请了好师傅雕琢出来的。这一间雅间的费用可不菲,往往是有排面的大户人家出行,或者是那些要员们约了谈事,安的是闹中取静的意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