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穿书]炮灰的王者逆袭
  4. 9、第 9 章
设置

9、第 9 章(1 / 2)


而说到陈国,就不得不提一句陈国皇宫。

今天清晨的陈国皇宫。

“快、快,加把劲,把路清出来。”宫道上环绕着尤仁尖细的催促声,大雪之下,皇宫显得一片寂静,禁军铲雪的声音伴随着北风的呼啸,格外磨人。

和国君一起长大的贴身总管尤仁站在大朝的紫宫台阶下,不断地催促着禁军,平时这些养尊处优的禁军却不敢有丝毫抱怨,都将灵力运于青铜剑上,将半人高的雪往宫道两旁清理。

今日清晨,国君与诸位大夫在紫宫议政,主管皇城安危的诸大夫奏报了长生仙人昨夜除了蛇妖的事,君心大悦,而后,国君便与大夫们商议陈国春耕之事。

老国君在时,陈国还没有这么强盛,当时陈国只有五万人口,自十年前国君登位,励精图治,河晏海清,风调雨顺,再加上国君极为重视农桑,每每春耕,必亲临田间指导,陈国年年丰收,短短十年间,人口就翻了一倍,一跃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在尤仁的心里,国君就是这世上最圣明的国君,再者国君虽才华横溢,却从不自傲自满,对他们这些低贱的侍人也从不随意杀戮,这是人族少有的仁德之君,但这位仁德的国君,今早却杀了一个士大夫,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从不随意杀人的国君,竟然斩了一个士大夫,在别人看来可能万分疑惑,但在尤仁看来,却是那何田死有余辜。

刚刚说到国君正在与大夫们商议春耕之事,主管农桑的刍议大夫是个极有才能的人,也是陈国的传奇人物,这刍议起于微末,从前默默无闻,但却极有眼光,在国君登位的第二年,便趁国君出行时,大胆栏架,称有治国良策献上,这刍议运气也极好,若碰到正常的国君,他肯定会被禁军乱剑砍死,但要不怎么说国君仁德呢,国君非但没有治刍议这个草民的僭越之罪,还面见了他。

当时的情形尤仁历历在目,因为他当时十分戒备,怕这个刍议是个刺客,他当时已经想好了,若这刍议出剑,他便冲上去为国君档剑,禁军便会立刻抓住刺客处死,国君便安全了。

只是事情没有像尤仁害怕的那样进行,这刍议虽然出身微贱,也素无才名,却是个有真本事的,他向国君献上了“犁壁”和土地轮耕之策。

尤仁也是出身农家,自然明白这犁壁的出现将大大提高耕作的速度,以往草民需用锄头将翻土、碎土,现在用这犁壁,一个动作就完成了整个过程,省了一半的力气,还有这夹种之法,也是大大的有用,他记得小时候阿父还在世时,家里的地就要种一年歇一年,说是养地,不然种了收成也低,白白忙活一年。

好在国君慧眼识珠,当即力排众议,任命刍议为农官,主持了当年的春耕,待众人见到奇效,便顺利的提拔刍议为大夫。

这种从草民到大夫的事迹,亘古未有,从此以后,国君任人唯贤的名声传遍各国,有许多怀才不遇的学者来投,国君挑出有真才实学的加以重用,陈国在上下君臣一心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尤仁这么想着,眼前不有回忆起了早朝的那一幕。

正在刍议大夫奏报春耕之事时,却突然风云变色,气温骤降,一下从暮春变为了隆冬,这皑皑白雪有半人那么深,人一走进去,寸步难行,这种怪事比蛇妖现世还令人震惊和害怕。

正在众人恐慌之时,国君当机立断,下了几道命令,其一,迅速清出城中道路,准备赈灾,其二,请禁军中修为最高之人前去出尘阁请来长生仙人,其三,见殿中冷如冰窟,大夫们各个冻得面色铁青,便让奴仆取来他往年的冬衣,分与诸大夫御寒。

要不怎么说国君仁德呢?将自己的衣物给下臣享用,也只有国君做得出来了,想必今日之后国君仁德之名会再次响彻诸国。

只是,下完命令之后,国君脸上的神情却没有丝毫放松,眉头紧紧的皱着,在大殿之上来回焦急的踱步。

尤仁一见此,便知国君是忧心陈国百姓,这雪太大,皇宫都有几处压塌了,更何况那些住在茅屋中的平民呢?陈国虽强,也只是与他国相比,也有许多无家可归之人,天气如此严寒,岂不活活冻死?

这么想着,尤仁也忧心忡忡起来。

正在众人忧心之时,殿中有一个叫何田的大夫却突然向国君奏报了一事,这一事便是要了何田性命的事。

具体是什么事呢?

这何田并无出众的才华,只是出身世家,平日里仗着后宫中做君后的姐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何田有一个生平最恨之人,那就是长生帝子陈初。

这陈初出身皇室,又是修行之人,按理来说与他并无交集,但是有一日他被蛇妖引诱,欲将之带回府中受用,却被长生仙人陈初阻止,何田色迷心窍,并不信这个娇滴滴的小娘子是蛇妖,就和陈初发生了争执,为了此事,国君狠狠的申斥了他,从此记恨在心。

此时的何田仿佛想到了什么,便向国君道:“国君,这妖雪来的古怪,想必是陈初杀了蛇仙,上天降下的天罚,望国君将陈初捉来祭天,平息上天的怒火。”

此言一出,大殿四下寂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