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在红楼惩恶扬善
  4. 151、被点燃的野心
设置

151、被点燃的野心(1 / 2)


“一年三熟的水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瓜果菜蔬?不用种田也饿不死的土人?”

“大顺一个省那么大的煤矿,还是优质的无烟煤?”

“银矿、铁矿?!”

皇帝听夏守忠念着《萧霸天出海建国记》的内容,心动不已。

起初还只是心动,越往下听已经不止心动,而是有些心惊了。

“大伴,这要是被不安分的占了,我大顺危矣。”

夏守忠明白他话中之意,不安分的还不是指的是废太子义忠老亲王之子义忠郡王,及以忠顺为代表的一串兄弟。

随着贾琏献上的蜂窝煤及配套煤炉的推广,这玩意已经像风暴席卷北方。秉着薄利多销的原则,还成为朝廷一项基本惠民政策。而随着销量的大增,对煤炭的需求也越发旺盛,其中的利润之丰厚甚至不下于无数人盯着的江南盐税!

相比你争我夺、回回倒下一批官员的盐政,这生意简直润物细无声,除了内务府和户部压根没人知道挣了多少。

因为把控的是内务府,足有四成的收入直接进了皇帝内库,一度使他脱离了穷困边缘。

皇帝怎么会穷困?上皇让位时还活着,内库自然不会交出来。兼之上皇晚年奢靡,钱花的太多,家底不多。

其实当初方子献上来的时候皇帝并未在意,要不是后附的计划书上列出了预估的销量及利润,都不会多关注一眼。他是万万没想到事实真的如同预估一样,利润率爆表,一年能收入数百万两。关键这生意不打眼啊。

悄悄的把钱挣了,这才符合汉人的行为规则,哪怕是皇帝。

蜂窝煤基本没啥技术含量,很容易仿造。一年过去,自然不会只有内务府一家在做,关键是一家也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啊。

敢抢内务府生意的也不是一般人,同样对煤矿无比渴求。

故而,一听说南海沿子有个岛国竟然有储量惊人的煤矿,不止皇帝炸了,但凡家里都做煤炭生意的都炸了。

想从南海开发矿产,并不容易。抢资源,必须要有强悍的武力,海军陆军都少不了。而即便能抢得过来,也必须要有海船满足运力才行。但这两条都有个前提,那就是开海。

若是朝廷不允许开海,私人力量调动的资源太少,显然无法成功。

就这样,开海两个字很快出现在以皇帝为首的大佬脑海中。

有心思深沉的,甚至都开始考虑怎么涉足造船业了。

说起来很有意思,身为一国之君,皇帝竟然被一本小说引动心中的贪念,有些丢人,但谁让贾宝玉写的太详细太逼真呢。

里面的情节经过鸿胪寺的详查,确有合理之处。

没错,鸿胪寺常年居住的藩国属国都提供了不少消息,甚至非法合法往来的海商有意无意间提供的消息也能验证,并不困难。

尤其宝玉书里的地名用的是时下地名,连验证的难度都变低了。

此外,朝廷还有类似锦衣卫、东西厂的密探,这些人打探消息都是专业的,稍微一查,就能查清,根本花不了太多工夫。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