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清穿成康熙表妹
  4. 40、040章让他更生气
设置

40、040章让他更生气(2 / 2)


皇太后瞠目结舌的听着明夷吃饭发出感慨,想到别人,真是像极了太皇太后。可是转念一想也对,在让天下的人吃饱穿暖确实是一件再好不好的事。

“你啊,别只顾着说这些场面话,你若是能解决天下百姓吃饭穿暖的问题,我会记你一个大功。”太皇太后给明夷出个难题,明夷眼珠子一转,一时没有回答,太皇太后却明了,明夷当真有主意了。

“说!”太皇太后本是随口一说,并不认为明夷真能想出什么好主意,现在一看不对,明夷或许真有好主意,有好主意,怎么能不利用一二,太皇太后催促明夷。

明夷感叹地道:“外祖母,大清如今比起前朝来好得多了,你看这耐旱的作物,红薯,土豆,玉米,如果想让天下百姓吃饱喝足,只要保证让百姓有田可耕,想活下来的人,一定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来。大清入关以来,圈了多少地,这些地,既然叫满州八旗握在手里,他们是不是真的好好耕种,就是另一个问题。”

对于答案,明夷点到为止,有些事大家都清楚,清朝自入关以来做的那些事,总以为大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遗忘,其实谁都忘不了。

天下百姓以田地为根本,多少人手里没有田地,没有田地就意味着没有粮食,就是让百姓活不下去。

“当年曹操得以打下天下六州之地,就是实行屯田制,如果不想圈出来的地分给别人,也有别的解决办法,屯田。”明夷知道太皇太后想说什么,继续把另一个主意丢出来。

太皇太后捻着手中的佛珠,明夷说的这些话何意,太皇太后明白,可是想做起来不像说得那么容易。

“还有另一个办法。提高农作物的收成,这就要看看大清能不能寻到相关的人了,而且愿意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来培育出比现在的作物更好的种子。产量一提高,很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明夷想到的是上辈子的水稻之父,他的贡献如此的伟大,且看大清能不能寻到同样的人来,若是做成,利于天下,也利于后代。

“此类之事,非一日可成。”明夷提醒,想要做成一件事没有那么容易,更别说现在这个科技不发达,或许太多的人都没有想过利用开发达到推动国家的发展。

太皇太后见明夷说着说着陷入沉思,听得挺好的,唤道:“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一并说了,我等着你呢。”

明夷一下子回过神来,笑得显得无奈地道:“外祖母,国家大事我们说了算?”

“在你看来我们皇上是一个听不进谏言的人?天下之人,若能说出利于天下,利于百姓之言自当听从。你我是皇上身边的亲人,更应该多帮皇上着想,出出主意。”太皇太后觉得玄烨不是那种听不进去人劝的皇帝,有好的主意,无论谁给出的,玄烨都能听得进去,这一点太皇太后可以肯定。

“大清规矩,后|宫不得干政。”明夷同太皇太后提醒那么一句,不允许自家的外祖母揣着明白装糊涂。

太皇太后撩起眼皮的道:“我们干政了?有些事我们想到的,提醒皇上一句罢了,都是考虑大清的问题,何来干政之说?”

哈哈哈,明夷真想笑出声来,好在想起一旁的人,忍住了。除了皇太后外,淑慧长公主也是自己人,虽然听着自家的母亲和明夷讨论起国家大事来,你来我往的压根没有压力,淑慧长公主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插话。

明夷以眼神控诉的看向太皇太后,无声的询问太皇太后,你莫不是在开玩笑?

太皇太后绝对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改日皇上来了,你把你的这些主意整理整理,好好地同皇上说说。若不然,在静宜园你挺闲的,把这些事办起来也行,缺什么人我给你配上。”

听听太皇太后的话,明夷目瞪口呆,怎么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呢?

“不办?”太皇太后收萄明夷充满诧异的眼神,微眯起眼睛带着审视的问,明夷...

她敢说不办吗?太皇太后素来极少让明夷做什么事,可是一但说了,那就是想要明夷去做的,明夷敢在玄烨的面前怼得玄烨怀疑人生,不给他好脸子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前,没那个胆子。

“办。外祖母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乖乖听话。”乖乖听话,太皇太后就会给明夷撑腰,有太皇太后撑腰,明夷能在大清横着走,现在明夷最大的靠山正是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道:“那就好好想想事情要怎么办,办好了有赏。”

又恢复了笑眯眯的慈祥样,明夷早习惯!

“明夷比我们有用。”淑慧长公主听完太皇太后和明夷的交谈,如是夸赞明夷一句。明夷摇头道:“不不不,姨母别夸我。”

每回被她们夸都没什么好事,明夷宁愿她们不夸自己。

“出去走走。”太皇太后站起来想要出去走走,饭后散步可是明夷努力为太皇太后养的好习惯,身体要注意锻炼的,越是上年纪越要注意。

“额娘喜欢出去走走就和明夷去,我和太后坐在这喝喝茶,聊聊天,不想出去。”淑慧长公主先一步拒绝,吃饱了就应该坐着休息会儿,她累了一天了,不想出去折腾。看皇太后的意思也是不太想去的,先一步把皇太后拉下来作伴。

明夷人都站起来了,配合无比的要和太皇太后出去,听到淑慧长公主的话忍俊不禁。太皇太后看了淑慧长公主一眼,“念你这些日子舟车劳顿且放过你一回,往后吃完不许坐着不动。”

养生之道,明夷盯得紧,太医那里也没少叮嘱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以前觉得身体总有许多毛病,这些年反而好了许多,也是听明夷和太医的嘱咐,多动少坐。

看淑慧长公主的样子,只怕在蒙古也没有怎么动,这可不太好。

“额娘就放过我这一回,下次我一定陪你去,太后,这一次也留下陪我吧。”淑慧长公主刚刚都把皇太后拉下马了,这一次也不能把皇太后给甩了。

太皇太后挥挥手且随着她们,淑慧长公主和皇太后起身相送,“送额娘。”

明夷同样朝她们福福身,这才扶着太皇太后一起走出去。

各玩各的,各有各的乐趣,太皇太后和明夷缓缓的走着,“瞧你姨母这不愿意多走的样子,明天一定要拉着她一道去香山寺。”

“多走动多锻炼身体才能更好。外祖母懂得这个道理,再好不过。”明夷拍一记太皇太后的马屁,收获太皇太后利目扫过。

“说好的有利于家国天下的事能帮的就帮。”太皇太后之所以会生气,可不是因为锻不锻炼身体这回事。而是因为明夷藏私,明夷说完没多久的话,总不能忘了。

明夷眨了眨眼睛,很是无辜的道:“就是话赶话出来的,之前也没想到这一点,自然不能和外祖母提起。”

什么政策什么培养人才的,都是上辈子听过见过的,并不是明夷想出来的。所谓灵光一闪,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想到主意,太皇太后要是因为这样就觉得明夷有意不帮玄烨,明夷可不认。

“不是和我提起,是和皇上提起。”太皇太后纠正这样的国家大事,应该和玄烨说才。

明夷撇撇嘴,显然并不认可,太皇太后注意到了。

“有些事皇上现在顾不上,你想到了,又可以帮上忙,该帮就得帮。如今我是你的底气,将来我不在了,你得成为你自己的底气。这些事别看着很小,积少成多,自然将来无人敢对你不敬。”太皇太后也是为明夷操碎了心,虽说这些事情对大清有利,对玄烨有利,何尝不是对明夷也有利?

“皇帝的宠爱,一个女人最好不要奢望,这一点你做得很好,不需要我叮嘱,可是你也得想想办法让你自己变得强大,既然你不想靠你的阿玛,那你就得靠自己。”明夷的阿玛在太皇太后看来也是靠不住的,指望这么一个人,还不如指望明夷自己。

明夷一开始的想法就是不想帮的玄烨太多,也不想太过冒头,太皇太后这么一提,明夷来精神了。

同时也觉得汗颜,枉她一个21世纪活过来的人竟然还不如太皇太后想得明白,不想依靠别人,那就努力让自己强大,强大到自己是自己的底气,谁也别想不欺负她。

底气足够定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明夷看着太皇太后,为有这样一个能够为她指点迷津,关键时候倍可靠的长辈而欢喜。

“现在还觉得我的心偏着皇上?”别以为太皇太后不知道明夷的想法,明夷刚刚不情不愿表现,分明就是在无声的控诉太皇太后太偏心。

太皇太后这样翻出旧账,目光如炬的盯着明夷,明夷打着哈哈道:“怎么会呢?外祖母一向偏心我,什么时候偏心皇上了?”

“你如今是连一声玄烨哥哥都不肯唤了?”太皇太后一眼瞥过明夷,自从明夷知道玄烨的心思之后,一声声唤着皇上,听在太皇太后的耳朵里分外不舒服。

想必玄烨比太皇太后还要不舒服吧?太皇太后觉得很有必要给明夷提个醒。

“为什么要唤?他现在做的是一个哥哥该做的事?”明夷控诉,一语双关的听在太皇太后耳朵里,太皇太后很无奈。

“从小长大的情分,你好不容易才争来的,难道就要这样拱手让人?就算唤着哥哥,却和以前截然不同的冷着他不更刺激人?”太皇太后竟然换了一个角度劝起明夷,明夷抬起眼瞧着太皇太后,细细的一品,理智在为太皇太后的观点争论。

一个是同意太皇太后的说法,一个是反对,总觉得生疏的唤着一声声皇上更刺激人。

“罢了罢了,我就是随口一说,或者你可以自己试试怎么让皇上更生气,更拿你没办法,这得看你了。”瞧明夷拧紧眉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玄烨越发不快活,太皇太后一句话丢出来,明夷都想问一句,这是亲祖母吗?

虽说明夷的确想让玄烨不快活,尤其能气的玄烨跳脚最好。太皇太后日常都是在他们之间调和,怎么会突然之间给明夷出主意,让明夷费尽心思让玄烨不痛快?

“再走走。”太皇太后注意到明夷怀疑的眼神,不为所动的继续往前走,招呼明夷跟上。散步就应该继续散步,说那么多话做什么呢?

明夷满腹的怀疑随着太皇太后一本正经地迎对她的目光,生生咽回去,应该是错觉吧,太皇太后怎么会想让玄烨不痛快呢?

可是太皇太后说的也对,要是唤着从前一样的称呼,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面对玄烨,玄烨又该是什么表现?

虽然不太想为玄烨费尽心思,下回有机会试试看?气死他!

瞧到明夷咬牙切齿的模样,太皇太后目光变得幽深。

所谓有利有弊,且看怎么看待事情罢了,有些话当长辈的点到即止,却不能一再的强迫,反而会适得其反。

远在紫禁城的玄烨忽然打了一个喷嚏,旁边的林兴关心的询问道:“皇上没事吧?奴才去请太医?”

打一个喷嚏都是让人担心的皇帝,玄烨挥挥手道:“没有着凉,倒是觉得有人在后面算计朕。”

此话落下林兴半天不敢接话,心里直犯嘀咕,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在玄烨的背后算计玄烨,活的不耐烦了吗?

*

第二日太皇太后领着皇太后、淑慧长公主、明夷一道换上常服轻车简出的往香山寺去。

香山寺的名声颇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其中非富即贵的也不少。

到了山脚下,太皇太后下车慢慢的行走,淑慧长公主出来瞧着外面的风景,虽说一开始因为出门不太高兴,这回却是高兴了,景色好。虽说要上香山寺远着,一边走一边逛,挺好的。

能出来放风,明夷最是欢喜,乐呵呵上前搀扶着太皇太后,“外祖母,你看好多人。”

点点头,太皇太后笑道:“也不知其中有多少人是来求神拜佛的。”

“有多少人都不打紧。满天的神佛忙得厉害,想要如愿以偿,能靠的只有自己。”显露出对于求神拜佛者寄希望于别人身上的不认同,有拜佛的功夫,不如想想如何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说的虽然在理,不过有时候求神问佛也不见得有所求,或许亦是求一个心安罢了。”太皇太后笑眯眯的接过话,明夷想了想回答,“也对。如出家就是很好的避世之道,若不是得剃光头,不能穿漂亮的衣服,也不能好酒好菜,有时候也觉得出家挺好的。”

煞有其事的挑出家的毛病,显然明夷心里也动过这个念头。

太皇太后莞尔,“佛门的规矩也不比我们俗世的规矩少,若是连俗世的规矩都守不了,就不要谈进入佛门守佛门的规矩了。”

明夷想了想也认可了,淑慧长公主无力地道:“额娘,每回听你和明夷说话,你们这一来一往的交锋,不累吗?”

各持己见,相互都想说服对方,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何累?人活着就要思考,思考就会发生不同的争议。有争议就说出来,谁能说服谁就是谁赢。有何不可?”太皇太后莫可奈何的看着淑慧长公主,对于一个不动脑筋的女儿能怎么办?

淑慧长公主摇摇头,“我是不想像你们活得这么累。”

恰在这个时候,一阵马蹄声传来,更有人不断的叫唤,“走开,快走开。”

喊着走开,马匹已经冲过来,淑慧长公主看了一眼,骑在马背上的男子惊慌失措,显然驾驭不了马儿,马儿癫狂的飞奔而来,旁边追来的人想要拉住马儿却一次又一次的看着马儿跑开。

淑慧长公主不屑的摇头,好奇的看着明夷问道:“明夷把汉人的东西学得不错,我们蒙满的东西总不会丢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明夷:总觉得外祖母另有所图!

太皇太后:图我外孙女气坏我孙子?

加更来了,艰苦改文中,欢迎帮忙捉虫!谢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