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清穿成康熙表妹
  4. 125、125章胤礽的错处
设置

125、125章胤礽的错处(2 / 2)


玄烨别看好像当日废了太子,但在心里定然还有其他的想法。

明夷现在说的这些都是玄烨绝对会考虑到的,色厉内荏,玄烨今天晚上同明夷说出废太子也不会放过其他人的话时,看着坚定却又透着一丝松动。

“你和胤禛还真不愧是母子,说的话竟是一模一样。”玄烨听着明夷的话,自然想起今天询问他的那些儿子们每一个说出对太子看法时的说辞。胤禛的说法和明夷如今的说法是一样的。

“你不是说要帮胤禛吗?而胤禛的心思难道希望我后悔?”玄烨在这个时候直接问起明夷这句话,这是玄烨不能问胤禛的,却可以问起明夷。

“是啊,我是说过我要帮胤禛,胤禛也有此心,但是并不意味着有这份心就需要把人说得一无是处,更要把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全都归在一个人的身上。虽然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黑白,却不意味着没有黑白对错。”

玄烨呀,也不知道看着其他的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在他的心里他会觉得胤礽这个儿子是他亲手抚养教导长大的,不应该是这样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既然胤礽可能没有错,错的就只能是别人,这个别人会是谁呢?

不能否认玄烨对胤礽的容忍度一直很高,否则的话胤礽不会到现在才被废了太子之位。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争是争,却不代表争的没有底线。”明夷对于胤禛的心思,在玄烨的面前承认了,却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对。

玄烨调动得儿子们全都心思活络,为了太子之位,为了将来的皇帝之位,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他们使出什么样的手段,都在玄烨的意料之中。

可是如果在争夺的过程之中能够保持一颗本心,不会因为利益而让自己变成一个面目全非,不择手段的人,难道玄烨会不喜欢这样的人?

“你把胤禛教的很好。”玄烨这样的评价了胤禛,也是对明夷极大的肯定。

那么多年,玄烨比谁都清楚,儿子们各自都是什么模样。能够保持理智而且不会轻易越界的人,除了胤禛之外再无他人。

争是不争,不争亦是争。

胤禛没有像别人那样争的光芒万丈,也不像别人那样使出所有的手段。胤禛在争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坚守。

“不敢。”虽然胤禛一开始是明夷教的不错,后来这些年都是玄烨和南书房的人对胤禛费心教导。

“废太子,朕没有做错。”玄烨又一次重申了,这句话明夷没有再说什么。

有些事纵然知道自己会后悔,但不做,不迈出这一步不给出应该给到其他人的警告,玄烨咽不下这口气。

康熙四十七年,玄烨正式宣布对废太子胤礽的处置,将其圈禁府内,任何人不得探视。

一直让人悬着的废太子一事,至此终于落定,不少人欢喜雀跃。

与之而来的是,其他人开始蠢蠢欲动,毕竟太子已经被废,太子之位悬置,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有资格一争。

朝堂之上马上变得热闹非凡,其中呼声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八阿哥胤禩。

不断有人明里暗里的向玄烨推荐胤禩,直道胤禩类玄烨也。

多年来,胤禩确实有着贤王之称,外面传的沸沸扬扬的事,玄烨当然也都知道,却因此更加觉得,他的儿子们每一个的心思浮动,各显手段,有时候看起来又是何其的面目可憎。

闹腾的越久,玄烨反而越淡定,选了一天日子不错,玄烨召集众人丢下一句,由众人举荐一人为太子。

此话落下,之前早就已经不断出手的人,更是按捺不住,不约而同的纷纷上折,请玄烨册立胤禩为太子。

朝堂之上大半的人竟然都有同样的请求,玄烨在看到这么多的奏折时,嘴角的冷意越发让人心惊胆战。

偏偏主角却浑然不觉,还以为这件事既然有那么多的臣子举荐,呼声如此之高,定然可以水到渠成。

可是,谁没有想到,玄烨竟然喝斥胤禩不过辛者库奴所出,竟然也敢肖想太子之们的话传了出去!

玄烨更是直接夺去胤禩的爵位,将其关入府中禁闭,一群高兴可以推举一个太子的人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全都傻了眼,想不明白怎么会变成这样。

可这一切在明夷和胤禛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八弟犯了阿玛的大忌。结党营私。朝中大半的臣子都举荐了他,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今大清的大半臣子竟然都成了八弟的人,这是置阿玛于何地。”如此的局面,胤禛和明夷说起的时候也仅仅是陈述胤禩犯下的过错。

“就算不是他的人,既然他要闹出这么大的阵势,如何能不成全他?”属于明夷和胤禛的人,在这一回的事情里当然推波助澜了。

不是要举荐太子的人选吗?如果说太子的人选是可以举荐的,那就意味着朝堂之上不再是皇帝说话做数,而是文武大臣做主。

身为皇帝这辈子都和文武大臣斗智斗勇,这样关键的时刻怎么可能愿意认输?

一旦文武大臣真的通过举荐成功推举一个太子,从今往后是不是他们都可以通过举荐而达到其他的目的?

当皇帝的人最不允许的就是权利被人分散,所有胆敢抢他的权,想把着他这个皇帝架空的人,玄烨一个都不可能放过。

既然是玄烨自己说的可以举荐太子,虽然不一定想要一个人成为太子,也不意味着不能举荐。

“猜猜看接下来皇上会做什么?”明夷示意胤禛喝了眼前的茶,同时好好的考虑考虑接下来的玄烨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胤禛微拧紧的眉头,如今的局势看来所有能和胤禛抗衡的人都不复存在了。按理来说,胤禛应该为此而高兴,可胤禛却觉得如今的局势对他来说更不好。

胤礽是玄烨一手养大的。这样的一个人,玄烨动起手也不曾手下留情,如果没有了其他的对手,如果任由胤禛一人独大,那是触及玄烨底线的事,玄烨当真愿意?

“是不是该到孩儿了?”胤禩被骂得惨啊,连出身都成了错,辛者库奴所出。胤禛想到这一句,额头都是汗。

在明夷看来,玄烨骂胤禩的话再次印证皇帝果然不是人,管不住下半身的时候肆意妄为,到最后出了什么差错永远都是别人的。

“这个时候你以前怎么做事,现在还是怎么做事,千万不要冒头,就算被他骂,你也就听着,他若是敢骂出同类的话,放心我会让他知道什么叫自食其果。”正常来说,玄烨接下来如果不想让胤禛一人独大,定然会把一些人放出来,比如大阿哥胤禔,比如三阿哥胤祉,又或者是胤礽。

明夷提醒胤禛,从前怎么做事,现在还是怎么做,不需要为了任何人轻易改变自己。

如果玄烨一心一意要找胤禛的茬,放心好了,一旦玄烨说出什么不当的话,明夷要是不给胤禛找回场子,她就不是明夷。

胤禛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有明夷在身后保驾护航是真好啊。

“接下来为了不让你一家独大,皇上会把人陆续放出来的,废太子啊,皇上会不会重立太子呢?”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一个太子被废又重立的,玄烨会不会开这个先例呢?

明夷对此表示很期待,等着玄烨自己打自己的脸。

**

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的,玄烨的确把胤礽放了出来,而且放出来的理由竟然是有人魇镇胤礽。举报的人是三阿哥胤祉,而魇镇胤礽的人竟然是胤禔,胤禔明显对胤礽怀恨在心,一心一意都想把胤礽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所以就连这样的手段都使出来了。

胤礽之前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因为受了魇镇。

至于胤祉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虽然说胤祉这些年也被圈禁在府里,不代表手底下没人,都是手底下的人发现,所以胤祉才会趁此机会禀告玄烨,希望能就此得到玄烨的原谅,不再被禁足于府中。

如此,玄烨把胤祉放了出来,接着又把胤礽放了出来,明夷对此啊,仅仅是一笑。

接下来既然还有人请将胤礽复立为太子。

尤其这些人竟然是以蒙古亲王为首,明夷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再一次笑了。

一个被废过的太子,威信全无,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立为太子,这个太子果真能够坐稳太子之位?

如果胤礽有这样的本事,就不会被玄烨亲自拉下马。

因此对于这样的消息,明夷根本没有任何的波动,胤禛听说之后额头跳动一会儿,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如同胤礽被废太子,能够废一次的太子就能够废第二次,第二次会比第一次更加容易。

眼下的情况只要不是胤禛一家独大,只要不是玄烨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他的身上,怎么样都可以。

胤禛十分理智,也不觉得太子纵然再次被重新册立,又有什么值得他忧心的。

当了几十年的太子,依然坐不稳的太子之位,往后这许多年也一样。

不过玄烨在蒙古的亲王亲自出面,请立太子之后,单就这事再次和明夷提了提。

“皇上不觉得胤礽很可怜吗?”明夷对于玄烨会亲自和她说这回事,仅此一问。

“如今的胤礽对皇上来说就是一颗棋子,一颗暂时稳定朝堂的棋子。皇上是觉得如今那么多的儿子里就剩下一个胤禛让皇上挑不出错,也让皇上心中难安。所以为了平衡,也为了不让如同八阿哥一样被满朝臣子举荐的情况出现,曾经那些惹怒你的儿子,他们让你不喜的一切都可以视而不见,只要结局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皇上想过朝令夕改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吗?原来皇上的喜怒哀乐都和平衡朝堂有着莫大的联系,对不是对,错不是错,只看什么时候对皇上有利,这些对这些错,都可以随意的更改。”

“皇上不仅让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也让胤礽活成了一个笑话,所以我才问皇上不觉得胤礽可怜吗?”

再一次被册封为太子,听起来好像有了可能翻身的机会,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一个被废的太子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再一次被重新册立,为什么册立?难道真以为这天下间的人都是傻子?

碰上像玄烨这样的皇帝,碰上这样的父亲。在明夷看来,作为玄烨儿子再可怜不过。

玄烨万万没有想到,明夷会说出这样的话,脸色变得十分铁青。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废太子再次被重新册封的皇上,如果想要再一次册封太子,这也算是开了先例。但是一个被废过的太子早就已经失去威信,在天下人看来,皇帝能废了太子一次,也能废了第二次。”

“胤礽如果是个聪明人,他就不会再成为太子。不过对于胤礽来说,这或许是个机会,一个可以翻身的机会,所以他就算知道再一次成为太子并不是什么好事,他也会愿意牢牢的抓住这个机会。毕竟只要他能够坚持的做好这个太子,往后天下都是他的,又有谁再敢笑话他。可这样的前提是皇上不在了。”

玄烨听着明夷将那些血淋淋的事情全都披露出来。他的整个人,所有的心思都暴露在明夷的面前。

纵然玄烨想要否认,但在明夷一双洞察若明的眼睛注视下,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皇上为什么会想把这份心思告诉我呢?你是想得到我的同意,让我夸赞你一声,你可真是机关算尽的皇帝。”

“还是希望我帮胤禛说什么话?皇帝选择继承人该考虑的是这个人究竟能不能担得起这天下的重任,能不能履行后继之君的承继。如同就算皇上册立了太子,可是太子连太子的位置都坐不稳,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坐得了皇帝的位置?”

“这么多年来,皇上不就是存着这样的心思,让胤礽和那么多的人争,也和皇上争吗?美其名是在锻炼太子,实则皇上何尝不是因为妒忌?”

“看着太子慢慢的长成越发的能干,而皇上自己在不断的老去,总让皇上咽不下心中的那口气。别人对于胤礽的攻击,如果皇上站在胤礽那一边,这些事情都会被解释的一干二净,反过来如果皇上像对付胤礽那样,胤礽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想拉他下马的兄弟,更有一个容不下他的君王。”

“皇上需要平衡朝堂,却不是非要立一个太子不可。纵然皇上是皇上,有时候也该想想作为一个阿玛的责任。胤礽已经够可怜了,再一次因为皇上的需要被推入其中,而且成为众矢之的,皇上是想要他死吗?”

明夷一直都清楚,玄烨是一个极为狠心的皇帝,一旦做下决定必是不会改变,纵然这是他的儿子,可如果需要,玄烨依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他。

“你也说了,我是一个狠心的人,既然我都想好了,如今又怎么会因为你的劝说改变主意。”玄烨被明夷骂的狗血淋头,慢慢的也恢复平静,同时冷酷地回答明夷的问题。

“我将这番话说出口,也没想过要改变皇上的主意,只不过是觉得既然知道这一点,该劝的还是要劝。”从前的时候明夷就一直是这个样子,该说的话,想说的,不管玄烨是不是喜欢听她都要说出口。

看着玄烨的样子,明夷也是不吐不快,一个皇帝做到玄烨这个份上算是登峰造极了,没有什么是他不可以利用的。

可是他这样挑动的儿子相争,到了最后又指责儿子们争得太过。如此双标的皇帝,怪不得儿子们都开始对玄烨不满。

“不立胤礽为太子,那立胤禛如何?”玄烨是想看看明夷会不会生气,但终究让玄烨失望了,明夷对玄烨的了解远远比玄烨以为的要深的多,所以玄烨想用自己让明夷动怒,绝不可能。

“不如试试。”明夷在这个时候接过玄烨的话。

虽然知道玄烨不过是和她斗气,所以随口说出的一句。

在明夷看来,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虽然成为了众矢之的,但也名正言顺,能够在虎狼环伺的情况下活下来的太子,顺顺利利的继承大统,这是对胤禛极大的考验。

危机和机会总是并存的,如果玄烨真的敢做,明夷相信胤禛也会敢。

“你既然知道我现在想要重新册立胤礽为太子,就是为了平息朝堂的争斗,一旦让胤禛成为太子,胤礽所面临的局面,同样也是胤禛要面临的。这样你也愿意让胤禛成为太子?”玄烨一直以为明夷会愿意让胤禛闷声发大财,不声不响的在暗中做好事,等待着时机,等待着有一天能够将所有的敌人一并解决。

却没想到玄烨提出要册封胤禛为太子,明夷既然会愿意胤禛站到明面上。

“为何不愿?名正才能言顺,虽然成为了众矢之的,但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胤禛如愿以偿的机会。”明夷分析好所有的利弊,怎么都觉得这样也可以。

但之前明夷确定玄烨没有这样的念头,如今两人相争之下,玄烨脱口而出,明夷自然也觉得没什么不可以。

“可皇上敢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