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我钻到钱眼里面去了
  4. 第六十六章 大阳大旱
设置

第六十六章 大阳大旱(2 / 2)


和四海在人们最为绝望的时候,宣布大阳帝国的十几个城市,同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无论是土豆,还是干硬的胡豆,只要是粮食,在这样的灾年,就比任何东西都要金贵。

当然,和四海是以自己以及第七皇子李安平的名义开仓放粮的,当然,还捎上了一个当今太子殿下,李景同。

之所以要带上李景同,完全是出于需要。

在这样的一个动荡的时代,商人地主们高坐屋堂大发国难财,和四海逆流而行,反而开仓救济百姓,如果没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压阵,是搞不下去的。

太子殿下李景同,显然是一个有着足够份量的人,没有哪个商人,敢扰乱有着太子殿下参与的救济活动。

当然,和四海在开仓之前,事先去了一趟太子府,和太子殿下就此事交换了意见。

和四海的意思是,太子殿下您不用出一分钱一分力,只需要在后面压压阵就可以了。

太子殿下李景同对于这种便宜事当然非常欢迎,当场拍板答应,并对和四海的仁商风范给予了高度的表扬。

当然了,不出一丝一毫,便可以收获爱民亲民,救民水火的好名声,李景同当然很是乐意。

李景同客气地把和四海送出了东宫。

大阳帝国十几个城市的同时开仓放粮,及时地救下了不少百姓的命。

在和四海的影响下,大阳帝国之中的不少义商,也开始开仓救济灾民。

和四海在十几个城市中,设置救济点,每日提供满足个人生存的基本口粮,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次百年未见的大灾难,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和四海等义商的救济活动,挽救了这场灾难中七成的大阳帝国百姓。

尽管如此,仍旧有不少的受灾百姓,丧生在了这场空前浩大的灾难中。

和四海,以及第七皇子李安平的名字,在大阳帝国百姓中交口传颂,李安平这个存在感极低的第七皇子,第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场浩大的大旱持续了近一整年,在秋末冬初的时候,老天爷开始下起了雨。

一场秋雨,数月之后,然后是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宣告着这场大旱,落下帷幕。

灾情得到缓解,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返回生长地,大雪之后,就是新的一个春天。

这一年,大阳帝国经济几乎停滞不前,国力大幅度倒退,整个大阳帝国境内,县州颗粒无收,国库空虚,皇帝老儿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一年的救济下来,和四海置于十几个城市中的和家仓库,几乎库库耗尽,总共用于购买粮食的银钱,合计有近亿万两之多。

和四海这位大阳帝国第一富商,没有向任何一位灾民,收过一块铜板。

而张九阳在这场大灾难中所做的所有事情,只有和四海等寥寥数人知道。

张九阳一般在干什么呢,救济窝棚前,发馒头最起劲的就是他。

.bqg999.ccm.bqg999.cc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