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大明才子风云录
  4.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况且追求自由身
设置

第二百二十九章 况且追求自由身(1 / 2)


周鼎成听到况且在凤阳行医之后遇到的种种奇怪事儿感觉颇为意外想想道:“这样看来况小兄以前在苏州还是有意藏拙了我看你以后连藏拙都不用索性就干脆不露。”

况且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心里想:人怕出名猪怕壮嘛。

不过在书画方面不存在这个问题无论他怎样出色想出头也还早着呢上面有周鼎成、文征明、唐伯虎这些名家死死压着他。每每想到自己的身份是祝允明祝枝山他总是倍感压力心里打鼓。

明朝中期四大才子中他临摹祝允明的书法最少倒不是觉得祝允明不如文征明而是文征明的风格更合他心意孰料反而偏偏顶上了祝允明的身份。

到底是把记忆中祝允明的书法文章都揣摩精熟让自己真正变成祝允明还是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让历史中的祝允明变个样儿?这一点他还没考虑成熟。

陈慕沙和石榴听周鼎成这样一说感到况且的危险并没有完全消除不然何需隐藏自己的医术不就是怕出名引来祸患吗?想到这个不由得眼角眉梢为况且浮上一丝隐忧。

“鼎成兄你年后是不是也要回朝里销假了?”陈慕沙突然问道。

“若无太重要的事是得回去销假了不然就得找个确切的理由再请一年假。”周鼎成答道。

中书是个闲职无定员无品阶年薪也微薄没有人盯着所以管理也相对松弛。若是正式官员请假超过半年差不多就该解职回乡了。

当时的官员最怕的就是家里长辈去世那必须回家守制三年也就是服丧。这三年里职务自动解除没有月薪年俸三年期满后还需等到有了官缺才能再度上岗。这一点连宰相都不能例外。

守丧一般是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而为看起来人不多可是如果家中接连遭遇丧事一个人的事业和前途就很危险了。

守丧的伦理源自于孔子。孔子的一个学生曾经问孔子人必须为自己的父母去世守丧三年吗?孔子反问道:你的父母哺育鞠养你几十年死后你连三年的思念哀痛都没有吗?那还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孔老夫子一言九鼎自此后守丧三年逐渐就成了规矩进而成为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没人敢触碰这条底线否则会被视作禽兽一般终生不为人所齿。对官员来说这样的制度实际上成了铁律。

也有不少官员在不得不结束官职回乡守丧时对至圣先师所订的规矩心中不满。为嘛非得三年一年就不成吗?那也只能是私下里的自言自语罢了。

有一位宰相大人的遭遇颇有意思。

明朝官员官俸微薄平时除官俸外总还有一些额外收入一旦回乡守制这些全部没有了。家里有田有地有祖产的还好如果祖上清贫的官员那可真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每日稀粥咸菜的苦苦度日倒也符合守制尽孝的规矩。

这位宰相大人正是如此他平时谨守官箴为官清廉结果回乡守制后一文钱收入都没有家里也没有产业那家伙一下子陷入赤贫。三年苦熬他可是尝到了没钱的滋味遂将“孔方兄和孔圣人同样重要”这句话铭记在心。

三年期满后他谋得起复也就是回朝廷继续任职这次他想通了放下宰相不当而是谋取了三边总督的肥缺几年里贪污大笔军费由一个清名震天下的名相变成了声名狼藉的总督。

周鼎成当然没这些苦恼他根本不在乎那点俸禄随便卖一张字画就比他一年的俸禄多得多他愿意当中书这个微薄小吏主要还是贪图能进宫里欣赏历朝历代的书画真迹。当然勤王派的身份也是他留在宫中的重要因素。

陈慕沙问此话的含义是向况且点明周鼎成不可能长期保护他而他恐怕也暂时无力支撑起一个家。言下之意还是老老实实去老师家里住着才是。

况且明白老夫子的意思能跟石榴朝夕相处也是他的心愿可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他过不了哪怕是在他老师的篱下。

在凤阳时他不愿意寄住左府自己买了房子;做了侯爵府的二老爷之后也不愿意长期留住在侯府里即使是独立的宅邸还是觉得不舒服。

在况且心里自由比一切都重要可是此刻丝毫不能表现出来老夫子那可是善意啊总不能不识抬举吧。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假装听不懂老师的暗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