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大明才子风云录
  4. 第三百一十章 共同筹划读南监
设置

第三百一十章 共同筹划读南监(2 / 2)


“嗯我对你的期望值很高能做到什么程度不好说只是先给你提个醒两监不仅有那些老顽固还有一些大师级的人物会成为你的死敌尤其是北京的王世贞乃是当今文坛祭酒名望之高无人可比你要想完成心愿他可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峰。”陈慕沙转过脸去冷峻地说到。

做老师的高明之处不仅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打气鼓劲儿也要适时见缝插针提醒学生人生旅途的艰难。

王世贞明中期文坛盟主士林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此人是张居正的进士同年朝野上下公认的最高学术权威。

况且当然知道王世贞明朝排斥苏学最不遗余力的就是王世贞所代表的复古派理学家还在其次。王世贞作为文坛至尊在他当道的时代想要重振苏学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使命。

不过况且没想那么多既然老师这个复古派兼理学宗师都站在自己这一边说明一切变化还都有可能。对他来说世上根本没有完全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

精诚所至楚虽三户可亡秦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生动的教科书。

连霸王龙一般的大秦帝国都被弱小的楚人灭掉了一个王世贞比得上大秦帝国吗?

当然况且并不乐观他知道这条路不只是难走而且是步步荆棘他要荜路褴褛、穷则思变、手脚并用、大开脑洞的闯过一道道雄关最后征服王世贞这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况且此时的心声;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尽人事听天命这就是况且心态。

看到况且慷慨激昂、绰厉风发、双目盈盈的小样连十几年古井不波的陈慕沙都激发起来有些兴奋了好像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除了弘扬苏学你还有一个任务。”陈慕沙提醒道其实这才是他全力支持况且的根本原因。

“什么任务?”

“在南监建立一个陈氏理学的根基发扬光大陈氏理学与阳明学派争锋。非我陈氏狭隘学术如无争锋不进则退。”陈慕沙目光如炬射向他的学生。

况且点点头说心里话他对这事不是很热心虽说他被定为陈慕沙的衣钵传人可是老夫子养生有道看样子活个八九十岁不是什么难事天塌下来由老师顶着。

所以况且从来没想过承继衣钵的事还早着呢甚至最后他愿不愿意承继这衣钵也是两说以后的事如何发展根本无法预料。

况且心里一直有一块阴影笼罩着这次遭遇绑架说明事情并没有结束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他还得让寒山寺的人帮助他转移。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承继衣钵的事呢。

“好的弟子一定尽力。可是老师原来不是说要在苏州倡办义学的吗?”况且忽然间想起了这事。

“这事我当然没忘可是现在苏州也不安全了让都御史这一闹许多事都压不住了可能还会有大事发生你还是去南京避一避为上。没必要搅到事端里面去。”陈慕沙淡然道语气却是有几分沉重。

况且心里一惊连陈慕沙都这样说显见不是小事。

“若真是这样弟子去南京也没用南京苏州这么近要是真有大事发生弟子在南京跟在苏州也差不多。”

“这不一样南京直接在中山王府管辖范围内只要有个风吹草动魏国公的人马可以立即出现谁也不敢无视。若是在苏州差那么一步就有可能坏事。”

况且还是有些不解问道:“老师苏州也是王府的治下这次魏国公已经表明了态度他们还敢找事吗?”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陈慕沙沉吟道。

他最怕的就是都御史找到机会假公济私绑架况且当然可以说是带况且回京问话那就糟糕了。问话跟审讯天差地别但都御史却可以让这两者混合为一。如果在江南不管是南京还是苏州魏国公都可以出手营救但到了京城就得直接跟朝廷打交道了。虽说对付都察院甚至内阁他们两人也都有把握可是要费时费力谁知这中间会发生什么差池呢。

尽管没有周鼎成了解得那么深入况且的身份在魏国公和陈慕沙心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决不能让他出事这是底线否则江南半壁江山有可能出现动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