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大明才子风云录
  4. 第三百五十二章 周鼎成自封裁判
设置

第三百五十二章 周鼎成自封裁判(1 / 2)


听说四大才子聚首比赛书法周鼎成和周父还有一些世交通好也赶过来观摩四人同场竞技在苏州也是少有的事除了况且其他三人都是成名的人物根本没人敢跟他们拉场子。

一入场子周鼎成就来了神自告奋勇要担当主裁判环顾四周这个角色的确非他莫属。

况且和文征明各自摹写了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这篇小楷精品太草根了几乎每个人学写字时都必须临摹。所谓摹写也就是背临原帖不在面前凭记忆临摹原帖。对书家来讲背临不仅锻炼人的脑力更重要的是考验你对原帖的认知程度这是一种磨练是硬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

唐伯虎天生不愿意受束缚即便此刻也只是用赵体写了一页《汲黯传》。《汲黯传》是赵孟頫小楷的代表作与《洛神赋》堪称他的小楷双璧。唐伯虎没有背临因为赵孟頫此贴笔力遒劲挺拔跟他的书法风格大不相同唐伯虎也学不来那种笔风更不想改变自己。

沈周则是用背临了褚遂良的名作《倪宽赞》这是汉书《倪宽列传》后面的赞也是史学家班固对汉武帝时期人才得失、政绩高下的全面评断。这是一篇史学名篇褚遂良写出后更成为书法传世佳作。

“你们四个人要比就写一样的各写各的怎么比较?不如都写千字文我也好评判啊。”周鼎成背着双手来回走动看了两眼开始发表宏论。

四人继续书写没人搭理他。书家们在创作时心神往往都凝注在对原帖的观想与摹写中若是一走神难免失真很有可能写砸了。

“小唐啊你这柳叶撇怎么跟画画似的这是写字不是作画。”周鼎成看一眼唐伯虎写的字鄙夷道。

唐伯虎面皮一抽胀得通红小唐多少年没人敢这样叫自己了不说在苏州在整个江南敢这样叫的也只有周鼎成。

虽然不高兴他还不敢发作他浑这主儿比他还浑整个一个混不吝在皇上面前都敢犯浑的疯子他也只能甘拜下风。

“小唐啊你是不是在青楼泡的太久了筋骨都泡软了精力全都浪费在女人身上了。这字写的跟没骨头似的软塌塌的一团糨糊。”周鼎成又补充了一句。

唐伯虎差点一口鲜血喷出来这不是要命吗平时他不仅不介意别人提他出入青楼瓦舍的事儿还很得意这就叫才子风流嘛。人不风流枉少年他虽说已经是青年了可是心理年龄永葆少年心态。

可是现在不能提啊秋香就在跟前云家的主事人也在这里他可是还想娶秋香为妾的呢这不是故意戳他蹩脚吗。

如果当场发飙事情就会更糟。无可奈何唐伯虎只得用哀求的目光看着周鼎成意示您老人家嘴上留情吧我可真的扛不住啊。

周鼎成是故意的就是想借此机会好好整治他一番见他服软了仰了仰脖子也就罢了。

治完唐伯虎周鼎成还不尽兴溜溜达达走到文征明身边眯起眼睛瞧。文征明听到他的脚步声腿肚子就有些转筋唐伯虎都挨了一顿熊指不定自己要遭什么罪呢。

“我说小明啊。”周鼎成语重心长说了一句故意停顿下来。

文征明也是差点喷血了小明这叫的是什么名啊从来就人这样叫过他连个乳名都不算。

“你这字怎么越写越回去了呢不要光记得什么‘书贵瘦硬方通神’那是初唐的风气你写的可是二王体不是褚体。”周鼎成果然开敲了。

文征明心下一惊再看看自己背临的《黄庭经》果然有过于刚硬的毛病没有二王潇洒舒散之态周鼎成的眼光还真是犀利。

“书贵瘦硬方通神”是杜甫的一句诗说的就是唐朝初年书法风格极尽趋向瘦硬的风格到了玄宗以后书体才慢慢向丰腴肥厚转变颜体柳体正是这种风格转变的产物。

“没事要多练练颜体刚柔相济才是王道。你跟小唐都走极端了。”周鼎成一语定乾坤。

“多谢前辈指教。”文征明心悦诚服地说道。

接着周鼎成又站到了沈周跟前看了一会沈周身上汗毛直竖仿佛被鬼附身一般。若是事后周鼎成这般指点江山指出每个人的毛病他们不但不反感不害怕还会感激可是现在不是时候啊他们感觉就像一个小学生在老师监督下写作业一样写下一笔一画都要考虑对不对有什么毛病唯恐老师的戒尺拍下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