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其他小说
  3. 唐宫清梦
  4. 第二章 心系社稷窗前醉 感念前尘月下悲
设置

第二章 心系社稷窗前醉 感念前尘月下悲(2 / 2)


大学毕业后的龙瀛一面创业一面读研喜欢古代文化的她选择了古代文学的研究方向自己在学习之余组建了一个传媒工作室专门组织一些喜欢古代文化的俊男靓女一起拍低成本古装网剧在网上连载日常做一点短视频或者直播。

如今研究生毕业答辩已经结束只差领取学历和学位证书了第一部网剧虽然只有三十六集但却收效颇丰她接到了好些汉服店铺的广告可以说是学业事业双丰收。于是趁着六月份有空档期便约着杜欣一起去西安旅游想要去唐朝遗址感受古代文明的气息顺便寻找一下第二部网剧的灵感谁知自己竟然感受的这么透彻一不小心直接穿越过来了。看来这次如果回去的话网剧有新的内容了。

如果回去呵呵龙瀛自嘲的笑笑回去?还有机会回去吗?现代的自己已经死了吧?唉早知道自己会来到这样的一个地方还上什么学创什么业?都白干了。也不知道杜欣会怎么处置她的“遗产”又或者杜欣会不会也穿越过来了?很快龙瀛就在心中否定了自己这个猜想应该不会吧这可比中彩票一等奖的概率小太多了。

如果杜欣没有穿越过来她在那边会有多伤心她们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与其他人都是泛泛之交没有了自己杜欣接下来的生活龙瀛想不到也不敢想。她抬头看向空中那轮明月心中止不住的泛起凄凉。也许以后她和杜欣要在分别这两个时空靠自己苦苦支撑日后的生活了吧。日后在这大唐在没有龙瀛这个人或许她以后只能是徐惠了。

且不说龙瀛此时在窗前对月伤心再说同一轮明月下那个英雄救美的郎君也在对月长叹。

要说这个郎君是谁呢?他就是当今皇帝李世民的儿子之一李恪。此时李恪已被封为吴王是太宗很喜欢的一个儿子出生不久就被太宗封为长沙郡王不足十岁又被封了亲王李恪不仅为人低调、成熟稳重而且文才卓越、有勇有谋历史上记载太宗曾说“英果类我”由此可见李恪是非常优秀的。

李恪的母亲杨氏是前朝的隋炀帝的女儿说起来也是血统高贵可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杨氏及其子嗣在政治上很敏感。并不是他们要如何插手政治而是朝臣在很多事情上对他们有戒备之心甚至有打压的趋势尤其是长孙无忌为首的朝臣们。之前他任安州都督的时候就因游猎“不慎”踩坏了庄稼就被弹劾由安州都督贬为安州刺史后又因跟乳母的儿子玩博弈游戏就被长孙无忌御史柳范等人联名弹劾为此被削户三百。

当时的李恪还不满二十岁而“不慎”踩坏农户庄稼是他刻意留给政治对立阶层的把柄他知道自己在朝堂之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敌人他们都时刻警惕着这位文武双全的亲王的存在认为他在时刻威胁李唐王朝的安定。因此李恪只有偶尔在一些小事上犯下错误让人以为他终究是一个成不了大气候的皇子以此降低这些人对他的防范和敌意。

此时李恪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只琉璃酒盏桌子上摆着几碟有些冷了的菜肴。从小被打压排挤的经历让二十出头的他看起来要比自身的年龄大上几岁看起来反倒有几分成熟的男人味。身边没有其他人他的神情显得格外凄苦这样的年纪应该正是热血男儿志在四方的时候而长孙无忌等人却害怕他这个所谓的前朝余孽觊觎李唐江山。

呵呵当真是可笑想他李恪怎么也是当朝皇帝李世民的亲生儿子也是根正苗红的李家正统血脉啊怎么会有复辟前隋的想法呢?而这些手握重权的大臣们他们这样联手打击别人是临时的联盟还是长期的朋党?这样下去会不会动摇皇权的地位?

天下百姓的福祉和大唐江山的稳固都掌握在皇权和大臣手中而自己的政治建议不能被认同更别提采纳了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地位却做不到不在乎天下百姓。可他的这些想法又有谁能懂呢?

为了让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减轻对他的顾忌他只能变得更加低调甚至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本心的事情以显示自己并无夺嫡之心或者没有夺嫡的资本。其实只要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大唐发展繁荣稳定日后能够扫荡蛮夷一统天下他们兄弟最后是谁继承大统又有什么分别呢?

只可惜现在朝堂之上都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进行政治站队然后各个党派之间明争暗斗互相掣肘而已又有几人真的能够为了天下百姓和大唐国祚着想呢?回京那天李恪进宫拜见过父皇李世民之后也去东宫拜见过太子了太子如今的性情变得让他有些难以捉摸殿内隐约飘出来的丝竹之声和东宫那些极具异域风情的摆设让李恪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不知道东宫那些辅臣有没有规劝或者提醒又或者辅臣提点了却不见成效?若是如此太子实为不妥啊

李恪苦笑着摇摇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整个人歪在桌子上发出轻轻的叹息。也许自己是多虑了吧太子哥哥那样尊师重道对太师、太傅等人都是态度恭谨那些辅臣的谆谆教导太子哥哥必定时刻谨记又怎么会有什么不妥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