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治年间清世祖--福临,君临天下。
公元1654年,某山区人烟罕至,村庄稀疏。
有一个山村,山势陡峭,树林茂密,是古战场。曾有位唐朝将军战死峡谷,又名“唐将峪”,此村因取名“唐将峪”。
“唐将峪”村,方圆十华里,南北走向,零星住着10几户人家,主要以养蚕为生。
崇山峻岭,地广人稀,常有虎豹狼狐出没。
话说,一晃五六年过去了。
此时,正是百花争艳的好时机,春风徐徐,蜂飞蝶舞,阵阵花草香,沁人心脾。晚云变幻莫测,余晖金光璀璨,华美而壮观,群山魏然屹立。云雾缭绕,飞鸟穿梭。
薄雾渐收,倦鸟归隐山林。窸窣声起……
清朝“唐将峪”村,山民--焦念匡,在村西山上种植一片桑树林,足有50亩,平日里以养蚕为业,靠卖蚕丝为生。
他早年丧妻,家中育有两个女儿。
孩子正值豆蔻年华,大女儿“焦燕秋”,生得端庄秀丽,仪容不俗,气质高雅,天生一副花容月貌的皮囊。竟看不出是山野村姑的淳朴气质,完全没有小户人家的贫寒之像。
次女名唤:“焦络雪”。她常以男装示人,模样虽端正,平日里少言寡语,自然不讨长辈喜爱,却有一颗炽热的“孝心。”
这日,焦念匡没顾得睡午觉,背着一个大箩筐,独自到西山摘桑叶。
日落西山,只见焦念匡背着一大箩筐桑叶,正汗流浃背的跋涉在山路陡峭、峰峦起伏的林间小道上。周围植被茂盛,参天古树枝丫交错,缝叶间,洒落缕缕残阳余晖。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顷刻间,狂风突起,闪电划过上空,闷雷轰鸣,树叶沙沙作响。
阴沉的天幕覆盖了整片山林。眼看四周变天,就要暴雨突袭。但,周围的一切,却异常宁静诡异。
焦念匡不由地加快了速度。暗想:这等气象自己还从没见过。
立刻,就觉着:头皮发麻,毛发倒立,浑身簌簌的发炸。
“焦念匡--!”
焦念匡闷头向前走着,忽闻身后传来一声呼喊。
顿时,他的脚步忽停,回身望去。环顾四周,空空如也,分明无一人在此。
他稍稍驻足观望。
疑惑着想:“这深山老林里,怎会有年轻人叫我呢?”
时近傍晚,“头皮发麻,毛发倒立,浑身簌簌的发炸”的感觉一刻也没停。
焦念匡也无心顾及,慌忙背起箩筐下山。
“焦念匡--,焦念匡--!”
这次是真真切切的听清了,一个人的声音,连续叫着自己的名字。
正当他仔细观察时,但见远处一座奇形怪状的石墩上,慢慢冒出一个头来。只见那物,呼的一声跳上石墩、端坐着。
瞬间,一只红艳绚丽的巨狐,翘着二郎腿,有模有样的蹲坐在石头上。
只见那只赤狐,尖耳细眼,头戴一顶破草帽,上身穿着一个三岁男孩的红褂子,下身穿着一个小孩蓝裤子。赤着脚,一个大尾巴随意地翘在开裆裤外边,右前爪里攥着一把破蒲扇,两眼瞳光泛着骇人之意。看它这身扮相,颇为有趣,倒有些人模人样。
可是,焦念匡哪有这心思欣赏它。
这深山老林,被眼前这只说人话的赤狐,冷不防吓了一跳,瘫倒在地,他顿感头皮发麻,毛发倒立,浑身簌簌的发炸,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他颤着手、指着狐狸,薄唇抖得不成样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好半天,他才双手合十,连连祭拜说道:“狐爷爷,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小的一定照做。”
赤狐高扬着小脑袋,挺着胸脯,不屑一顾的瞧了一眼焦念匡,俨然一副帝王模样,命令问道:“焦念匡!你看我像不像一个人呀?”
焦念匡本来就累了一天,桑叶也没摘满箩筐。原本就有气,又加上这畜生吓了他一跳,再说,山里有狐狸也不算稀奇!
却没成想,今天遇到这么幼稚的一只灵狐:既不要他命,又不要他财,就问这么一个歪理问题。他心想:遇上这畜生,真真晦气!
“焦念匡--、焦念匡--!”
“焦念匡!你看我像不像一个人呀?”
赤狐站起身,比划着自己的奇异打扮,又急切的问道。
“--像,--像,像你妈了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