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少年旁边的黄毛、粉毛都要比他醒目得多。
但不?知道为什么潘学海的视线就像被磁铁吸牢了般,紧紧黏在对方身上。
他心中实在好奇,韩仕口中所说的真正敲门砖到底是什么。
几个坐在前排的学生看到潘学海,纷纷说:“老?师好!”
“下午好下午好。”潘学海走上讲台。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色彩场景。不?过老?实说,学这玩意很吃天赋。”
台下学生被他诙谐的语气逗得一笑。
但也有人反驳:“潘老?师,你的意思是说努力没有用咯?”
“我可没这么说过。”潘学海耸了耸肩,“如果你能把色彩公式全都背下来,那也不?赖。”
只是历史上那些真正惊艳人心的色彩作品,靠得基本都是天赋。
潘学海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他的目光在教室内巡视一圈,发现坐在后排的少年听得很认真。
潘学海接着讲下去,“第一点是感觉,使用整体模糊观察的方法,注意让你的眼睛远离观察个体焦点,必须一目了然地看到整个视野...强调生活气息,面积、明暗、冷暖和补色对比等等。第二点是构图,合理?的构图肯定会给人一种观赏的舒适感,尤其是在色彩的评分中,会是你给评卷老师留下好印象的利器。当然这主要是韩老师教你们的,我在这里就不多阐述了......”
潘学海口干舌燥地讲了大半个小时的理?论知识,便让学生们动手开?始画画了。
他拧开冰矿泉水灌了几口。
“照着这张照片画啊。”潘学海拍了拍黑板。
色彩素描,永远都飞不?出褶皱布料的世界。
照片里,两张灰蓝褶皱的桌布交叠在一起。桌上搁着一只玻璃花瓶,里头插着一束淡黄色的郁金香。
旁边精致的描金边小碟子里搁着三个小巧玲珑的柠檬,和一串荔枝。
学生们惊呆了。
“不?是吧潘老?师?!才第一次就让我们上手这么高难度的画?”
潘学海含笑道:“也不?难啊,色彩公式我刚才都告诉你们了。”
学生们:“......”
事实上,按照教程潘学海确实不?应该这么早就让他们尝试这种复杂的构图。
但他有心想试探一下戚临清。
对方到底是不是韩仕口中能与龚游并肩的天才?
-
教室后排。
戚临清拆出一盒新颜料,开?始调色。
封嘉庆看了他一眼,奇怪地问:“你上次不是已经拆了一盒吗?为什么不?用那个。”
戚临清道:“那盒已经用完了。”
“用、用完了?!”
戚临清:“嗯。”
这才过去几天啊......
封嘉庆麻木了。
戚临清对尝试这种新鲜的绘画形式很感兴趣。
因此最近每天晚上除了给钟宸补课以外,他自己也会在旁边画画水粉。
他打完形之后,提笔开?始上基本颜色。
戚临清并不需要死记硬背什?么色彩公式。就很自然的,他知道这块颜色应该填在哪里,这两种颜色混合多少比例会得到他想要的效果。
他再度陷入到了这种沉浸式的感觉,就好像飘在云端。
潘学海踱步过来看到他的画,眼里闪过一丝惊愕。
潘学海见?过有些人天生对色彩有着敏锐的直觉,但还是第一次见到戚临清这样的!
他用笔果敢大方,对于形体的把握胸有成?竹。用色很大胆,交叠出的颜色简直绝妙。
色调清新,颜色匀透.....
显然,眼前这名少年在色彩上的天赋绝伦!
-
华夏美院,国画系大楼。
教室里座无虚席,学生们专注地低头写着笔记。
严嘉德谈起傅易生平,声音难免带了点激动:
“作为华夏历史上空前伟大的画家,史书描写、记录对他的惯有印象,大部分都是傅易自创的白描画法。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傅易在国画的颜色创新上,亦做出了不?少杰出贡献。”
有学生举手发问:“严教授,可是书上没记载过这段啊。”
严嘉德:“因为傅易流传下来的画作实在太少了,我们后人不?好判别。但如果你们有空去故宫博物馆看看就明白了。他那幅未完成?的《万里山水图》,对色彩的把握,到底达到了何等出神入化的地步.....”
-
志墨画室。
一下课,潘学海就迫不?及待地将戚临清完成?的这幅水粉画带回了办公室。
他终于明白了韩仕口中的敲门砖是什么。
金钱只是身外之物。这种可怕的天赋,才是人能走向艺术巅峰的强大支撑。
他感觉自己在见证一个天才的诞生!
潘学海实在忍不?住,想要将?它给这里的所有老?师都看看。
韩仕倒十?分淡定。
毕竟他早就已经被戚临清的素描震惊过无数了。
想来对方的色彩也差不到哪里去。
A班的色彩老?师看到后表情讶异:“这是你画的?”
潘学海张了张嘴,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这时其他老?师也围上来,议论纷纷。
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对绘画的鉴赏力极强。
这幅画的水平,比潘学海以前还要强。
“潘老?师你可以啊。”
“原来你现在进步这么大了.....”
面对其他老?师的夸奖,潘学海头一次觉得无比尴尬。
他头冒着汗,道:“这不?是我画的!是戚临清画的。”
“什?么?!”
众老?师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点短,因为作者打算从六月开始日万,想先歇歇.....
(ps:本文涉及专业知识都引用参考自前文作话提到的书籍、网络等,以后就不再重复提啦)
如果有人觉得不真实,那我只能说傅易是个超级天才
想写一个绝顶天才的故事!(嘿嘿嘿满足作者的恶趣味)
有时正是人们无法理解和想象之人,才能做出超乎想象之事。——《模仿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