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趁着贾母正与孙子孙女们玩笑,想着这会子心情好,便前来请安。众人一听,面面相觑。贾母房中一向有宝玉凤姐这两人在,一个高谈阔论,一个巧言笑语,又有探春等在一旁奉承,热闹的很。见贾政来了,宝玉不好再在贾母身边撒娇卖乖,凤姐肃立一旁,也不敢像往日一般玩笑,三春乖乖坐好,丫环们各司其职。
贾政进来请了安,便道有事与贾母商议。众人见状也都识趣的退了下去,各回各房不提。
贾母见贾政十分郑重的样子,还以为出来什么大事。听贾政道明来意,登时就不答应,怒道:“你就这么见不惯你儿子,前头逼死大的,现在又来逼死这个小的?好一个狠心的父亲,宝玉竟不是你亲生的不成?”贾政连忙跪下请罪。
贾母又道:“宝玉才几岁,我不过略疼他些,那些人便看不顺眼,在你身边嚼蛆,说三道四,成日里对宝玉非打即骂。说什么去学堂,不过是想把宝玉从我房里抢走,由你们作践去!”
贾政知道贾母是在怪他听信赵姨娘挑拨,又听贾母说这样的话,拱手哭道:“宝玉最近用功,儿子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舍得打他。儿子知道母亲疼宝玉,求母亲也疼疼我,儿子如今只有这一个嫡子,哪里不希望他好的。”
贾母看着贾政新生的几条皱纹,知道他自珠儿死后一直郁郁寡欢,又想起他这些年的不得志,心有不忍,不在言语。
贾政见贾母似有松动,连忙上前道:“儿子也不是要宝玉如何上进,宝玉每日读书,去了学堂,有一二同窗相互督促也是好的。何况那族学,都是些亲朋子弟,与宝玉也有好处。”
贾母还在犹豫,宝玉这些日子读书得了他父亲不少赞,也不在畏畏缩缩,父子关系得以缓和她心里也欢喜,更不愿寒了小儿子的心,上学本是件大事,儿孙上进也是家门大事。说道:“要宝玉去学堂也行,但是只许上半日,下午仍来我这里,你不许打骂,不许逼他。教我知道了,也不用去了。”
贾政本是不满只上半日的,但一想宝玉往日做派,现在已是好多了,好歹是上了学堂。索性现在还小,日后好好教导就是了,也就答应了下来。
贾母又与贾政闲话几句,各自回房睡下。
第二日,宝玉前去给贾母请安,知道自己要上学堂的事,十分欢喜。又有凤姐在一旁打趣,贾母十分不快也去了七分。
又去给王夫人请安,王夫人把宝玉搂在怀里,吩咐彩云彩霞给他打理上学用的东西,叫李嬷嬷袭人进来学着,以免日后她们打理时有什么疏漏。
去了学堂,拜了孔圣人像,又一一与学里的人见礼,互相认识一下。讲课的还是族中老学者贾代儒,又有他孙子贾瑞帮衬。
众人见府里的凤凰蛋宝玉来了,有依附府里的上前讨好,有看不惯的满脸不屑,还有那些明哲保身的,只顾读书。宝玉不管那些,自从经历前世那些事后,也不那般以貌取人,只与认识的贾蔷等说话。
且说贾母见宝玉自上了学堂后,一日比一日稳重,贾政王夫人见了也十分欢喜。儿孙满堂,孙女们又都聚在一处玩乐,心里十分满足,唯一挂心的便是随夫婿在任上的小女贾敏。
原来当年贾代善做主,将贾敏嫁给了新课探花林如海,也算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当年也是一段佳话。可刚嫁时还好,夫妻和睦,又在京城,也常能见面。自从随女婿外放,母女二人天涯相隔,再也没见过面,还有便是子嗣,贾敏嫁过去多年一直未能怀上,虽然有几房姬妾,但也没穿出一点动静,好在林如海体贴,道林家子嗣多有艰难,让贾敏别放在心上。可女子在这世上本就辛苦,又有那些眼红贾敏的,暗地里说什么的都有,可怜贾敏掉了不少眼泪。贾母也跟着着急,不知捐了多少香油钱,贾敏终于在三十多岁有了身孕。贾母也高兴不已,虽然生下一个女儿,但林如海却十分欢喜,道:“我林家几代单传,如今终于有了个女娃娃。”贾母听说这话,也松了口气,又听来人说这小外孙女长的如何可人,心里也欢喜。许是观音显灵,过了一两年,贾敏又有了声音,十月怀胎剩下个男孩。贾母欢喜的直念佛,道女儿终身有靠。
谁知贾敏小儿子三岁时一病死了,贾敏也病了。贾母听到消息,心疼女儿,忙让贾琏找个好大夫,又收拾好些药材,送去扬州。怎料到还没出发便收到扬州来人报丧,道贾敏去了。
可怜老太太乍闻爱女去世,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