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姑太太从江南来信回来了。”贾敏的信件一到府里,自然就有灵光的下人盯着呢。这不立刻就送到了贾母跟前。
贾母就那么一个嫡亲的闺女。原怕女儿远嫁,特特选了个京里的女婿。不想后来女婿外放,这女儿也跟着一起出了京。母女二人也就被迫分隔两地。
“快,把那个西洋人的眼镜儿拿来。我要亲自看信!”贾母喜上眉梢,吩咐着下头开箱子,找她要的东西。她嘴里还念叨着:“这个敏儿,小没良心的,送信也不送得勤快些。不晓得老婆子我念叨着呢。”
这眼镜,并不是个常用物件。贾母往日也只是当个稀罕收藏着。如今着急用了,竟是一时半会找不着了。为此,不仅是贾母自个儿心焦,下头的人也着急得不得了,生怕贾母等的不耐烦,把他们都给发作了。
一旁的元春看见了,有意卖个乖。于是她一把把信封拿过来,拆开就要念:“老祖宗,要不元儿读给您听吧。这找东西的功夫,拿来读了,早就能读完了。”
“还是你小姑娘家伶俐,她们那些个粗手笨脚的哪里比得上你。”贾母双手一合,也没计较元春的行为。
不想元春展开了信纸,只是微微扫了信上的内容,而后脸色也跟着变了。将心里的忐忑隐藏下来,元春对贾母摆出的还是一副笑脸:“老祖宗,他们把信拿错了。这个是姑姑、姑父给我们老爷的回信,并不是……”
贾母大手一挥,也不等元春把话说完:“什么回信不回信的。这个家里,还有什么是我不能看的。总归是我女儿女婿写的。读,你只管读!”
元春还是年纪太小,历练不够。她在贾母的目光里还是变了脸色,最后只是诺诺的说:“孙女,孙女近日功课不好,还有好些生字不认得。姑父写信写得晦涩,竟,竟是读不出来了……”
元春这慌撒的未免太过拙劣。正巧贾母房里的大丫鬟又找着了眼镜:“老太太恕罪。不晓得是谁把眼镜压到箱子最底下去了。好险没被压坏……”
“旁的不说!且先把眼镜呈上来!”贾母冷哼一声,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扫了扫一旁立者的元春。为此元春还是有一阵哆嗦。
那丫鬟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她也只能依言将眼镜送上。
贾母一手把眼镜扶在眼边,一手拿着信纸凑近阅读。这信读着读着,贾母的脸色就一片漆黑。顿了顿,她沉着嗓子说:“大姑娘这学的是什么功课。如今怕是学转去了。怕是要好些下下苦工才行。回去抄写书本去,没个十天半月不要出来!”
“老太太……”底下的人不知道缘由,只晓得贾母一贯宠着孩子,于是看着情面纷纷开口劝道。
“卡擦”一声,贾母伸手将桌上的一个粉彩茶盅摔得粉碎。她如今也不压抑自己的怒意了,声音里满是不满:“以往是我太宽和了是吧。胆子都肥了!惯得你们一个二个都成了无法无天的模样!”
下人们赶忙滚地求饶,连声说着不敢。元春大约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有方才的举动。她自个儿也是小脸吓得苍白,恹着一张脸低声行礼告退:“孙女知道了,是孙女的错。还请老太太保重身体。莫要……”
“出去!”贾母对着元春又是一吼,她的龙头拐杖甚至都打在地上“咚咚”作响,可见她的愤怒。
待到元春彻底从贾母的视线里消失,贾母才看着信纸冷笑说:“如今这个家是愈发的无法无天了。莫不是以为老婆子我不住正房,就不管这个家了。让人把二老爷,二太太给我叫来。我倒是要看看,他们夫妻两个,是要把我的乖孙卖到哪里去!”
自从贾母守寡,这荣禧堂就空了出来。后来二房一家依贾母的话住进了正房。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阖府上下就鲜少有人称呼他们是二老爷,二太太了。这会子贾母特特强调他们是二房,强调他们是二老爷、二太太。这样的称呼听在有些有心人眼里,觉得着府里怕是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