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了一番,荀涵决定把小蛇藏在袖子里面。毕竟是蛇,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怕这种小东西的,为来不必要的麻烦她还是不要让小蛇在别人前面出来好。
小东西似乎很通人性,荀涵给它说了两句它就钻进了荀涵的袖子。冰冷的感觉刺激着她的皮肤,这种感觉很奇怪,她能感觉到整个手臂都酥了。
小蛇钻进去后就缠在了她的手臂上,没有乱动了似乎在休眠,荀涵也暂时没有去管这小紫蛇了,她取出了琉剡刃。
紫心檀她准备先留着,也不打算暴露或者和别人说,要是被宗门知道了,这东西估计得上交,她又不傻。
她找了棵高大一点的树,之后截了一端不大不小正好和那木剑体型差不多的紫木。
第一节课是在辰时,她把这些东西都弄得差不多了就上课了,她也不打算旷课就这样回去了功德殿。
她来的时候那些早上对她搞小动作的人已经都坐好了,荀涵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就往自己的位子走去。
那些人见她过来立马放下了手中的书,教头交头接耳的说起了话来。内容很杂,但是无非在笑她罢了。
得了紫心檀的荀涵现在心情不错,也没有管那些人。他们就是希望自己不痛快,自己若是生气,不痛快了,那就是应了他们的道。
她知道这些人干什么这样,无疑就是嫉妒罢了。
她眼尖的看见了自己凳子上有东西,很小的一个,和凳子的颜色完全一致。荀涵可不会认为这是什么好东西,她拿起了桌上的笔一下就把那薄薄小小的生物拨了下去。
这些伎俩,都是别人玩了剩下的,她又不是没见过。
把东西弄走她才坐了下来,把等下要上的课的玉简拿了出来摊在了桌子上。
南竹刚刚的确来了这里教训了这些弟子一通,不过也只是警告而已,并没有什么惩罚措施,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青山门处理犯错弟子很简单,第一次警告一下,第二次直接逐出内门,第三次废去修为逐出师门。因为严格的门规,所以青山门大半的弟子表面上都是十分好相处的。当然,其中不包括刚刚入门的弟子。
那些弟子大多都是从凡尘世来的,没有经历那四年学习生涯,又没有师傅,一来就被测了灵根就丢到了这功德殿,本就遗留了凡间恶习,还无人教习,南竹的教训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左耳进,右耳出罢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南竹从未接触过功德殿的弟子,能让他接触到的,只有一些正式内门弟子,像功德殿这种介于外门和内门之间的弟子他是从来都没有接触过。
功德殿的弟子说得好听是半个内门,可是其实上却连外门弟子的身份都不如,因为外门弟子好歹是已经承认了的正式弟子,而功德殿不算。
功德殿里面的人只能算是半个正式弟子,要想转正,那得等一个月后。说功德殿差也倒不是,功德殿一学期只进得了三十余个弟子,这些弟子有资质差的,有资质好的,都是随机抽选的。
外门弟子转内门是很难的,可是在功德殿修习,你只要过了考试,完成了考试,那无论你的资质怎么样都会被选入内门的。
正式的内门弟子对尊卑很是看重,加上南竹是大师兄,所以他说的话一般没人敢违背,功德殿这群人的阳奉阴违他却是没有看出来,他见那些弟子应了便离开闭关去了。
这些弟子有一大部分在凡间都是锦衣玉食的少爷小姐,自幼就是目中无人的那种,管教起来更是麻烦。
那些个弟子虽然被训斥了可是也没多大感觉,一来他们认为南竹就是碍于面子说了一下他们而已,其实根本就不是护着荀涵。二来,他们做的事不是都成功了吗?
荀涵成功的被骂了,被罚了一顿。
在荀涵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而已,早上生气根本在于南墨的语气,还有被冤枉了的委屈怒火。
可能是早上耍过自己了,那群弟子这一天都没有什么动静了,待最后一节课完掉后荀涵收拾着东西就离开。
畅通无阻的回到了竹屋的荀涵不知道,这是她这一个月内最后一天清静的日子。
回到竹屋她下意识的就开了结界,这大概算是一种习惯了。
她把那截紫木取了出来,又把琉剡刃拿了出来,准备雕刻这紫木剑。虽说错不在她吧,可是罚都罚了,不做完那南墨怕是更不会善罢甘休。
轻叹了一声,荀涵拿着这截紫木练起了手,她准备用那紫心檀做成一把琴,这雕刻的手艺还是要的。
这种雕刻的灵器属于及其稀少的一种灵器,只有灵气足够强大,那便可以打入多道阵法,做成上品灵器。
那紫心檀灵气内敛,身上又那么多横纹,想来品质应该属于上上等,等雕刻成型了她再打入阵法,应该可以成为上品,或者极品灵器。
灵器的品阶是看其中蕴含的阵法数量来决定的,例如这个琉剡刃,是下品灵器它的刀刃中便打入了六道不同的阵法。
阵法数量越多,其品质就越好。十二道以下为下等灵器,不需要认主,直接使用就好了。十二道以上,二十四道以下就是中阶灵器,需要认主才能趋势得动。二十四道以上,三十六道以下,那便是上品灵器,而三十六道以上,四十八道以下那就是极品灵器了。
在云水界,迄今为止都只出现过两个极品灵器,每次极品灵器一出现那便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
四十八到六十三被称作伪仙器,整个云水界的修士都还没有见过这种品阶的东西。
六十四道以上便是下品仙器,一百零八道阵法以上就是中品仙器,两百一十六道阵法以上成为上品仙器,那四百三十二道阵法以上就是传说中的极品仙器仙人都难得一见的极品法宝,或许只有那天帝的私库里面才能有幸见上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