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不少迁去凤阳,有些宁愿出门讨饭,也没有在凤阳生活,但离家十里就需要路引居民簿,他们并不能迁回故乡。
“陆知府,我们交银子捐给北方,可否不用迁移。”
“我如今一把老骨头,迟早都是死,不如就死在这条滔滔不绝的水中。”满头湿发的老头道:“要不还是让子孙辈去罢,我老了,若是知府大人相逼,我就再跳一次。”
陆文轩看了他们几眼,道:“再跳下去,你们脸往哪里搁,让子孙脸往哪里搁,朝廷绝对不会亏待大家的,回去好好想想。”
“朝廷不讲理,北方荒芜与我们何干,我们要进京问问陛下。”几个难缠的地主凶道。
陆文轩起身挥手:“送客!”
“知府大人?知府大人!”几个皂吏把他们都给请了出去,随后看着站在大堂的陆文轩。
“洗地。”陆文轩转过身来对着那几个地主背影扔了本书:“
给本官洗三遍。”
皂吏打来清水,把大堂两排椅子底下洗了三遍。看着湿漉漉的桌椅,陆文轩扶着额头:“来人,准备东西,我要今晚进京。”
旁边的师爷道:“进京?老爷这是?”
“进京领罪,是我辜负太子殿下,有愧于陛下,迁民之事我实在毫无办法,快送我去码头。”陆文轩说着就去让人准备梳洗沐浴。
他这些日子对移民国策不断的宣传。手段都是用了,可这些富商士绅死活也不愿意迁移,他这皇命完不成,脑袋也就得去南京交给陛下。
不为名利,为了朝廷南北百姓发展,操碎了心思,可这些人都是油盐不进,甚至扭在一起,肆无忌惮的反抗。
历朝迁移,今朝陛下有些效仿汉高祖刘邦,但无论效仿还是自己制定,有一个道理他必须明白。
陛下就是天,天命不可违。陆文轩带着无奈的心情坐了快船,奔赴南京。
东宫的詹事府里,那些文官已经被朱标放假,现在里面坐着十几个国士院召来的科技官。
“何青,有没有让肥料更简单便捷的法子,毕竟北方不少百姓连肥料也不会沤制,实在不行就先停下修直道的问题,好好的说说北方恢复之事。”
朱标穿着一身月黄袍,站在窗口前吹着风:“今年的种子和土豆种子,拨一半给北方,那里多以旱地为主,六月收麦,秋时收大豆,这土豆送过去两筐,切成块,如今四月种下去还来得及,百姓过冬不成问题,再久些就错过了。”
“殿下,不如就以陕西和山西一带为土豆试种。”
“你们都听好了,那些粮种和土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失误一次可以原谅,二次便要受罚,要抓紧恢复。大明百姓要靠你们。
这几日不要回国士院,院里有人负责,你们就给孤好好的研究这北方的山山水水,石草树木,孤只给你们五天时间。
饭菜御膳房会有内廷的人安排送来,吃住不必愁,好好把农书各类给研究透了,记下了?”
“回禀太子殿下,我等一定记下,必竭尽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