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耽美小说
  3. 重生在跑道上
  4. 93、93
设置

93、93(2 / 2)


结果?去欧洲比赛一圈儿?回来?,虽然成绩确实提高了,但训练表现依然是咸鱼一条,气得徐指导暴跳如雷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凭什么?在?外边就好好训练回来?就偷懒呢?好吧,客观地说,还是比以前强的,但跟苏方方、陈焕之比那就是偷懒没有错呀。

训练狂魔陈焕之现在?训练时长下降了,但训练强度提高了。身?体素质的训练继续延续冬训期间的原则,具体项目则根据陈焕之的感受随时调整,而速度训练则被大大的加强了。

每天的速度专场训练中,30米、60米、100米、120米、150米,每一次都需要她按照比赛强度进行训练,而对陈焕之来?说,就意味着每一次都要技能全开,按照比赛标准消耗体力,因此?没了加练,她的体力消耗却依然很高,每天经?验值也定?额消耗11万,这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状态。

到3月5日启程前往西班牙参加室内世锦赛那天,她正好只?剩了200多万经?验值留下治伤应急了。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如迈尔斯的判断,对她来?说,学习如何在?高速运动中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爆发?力和敏捷,远比盲目的身?体素质训练收益更高——她现在?已经?能轻松打破李雪茹的7秒19纪录,只?剩在?比赛中实践了。

不过没有经?验值打底,也造成了一点误会,比如比赛前一天适应场馆的时候,陈焕之居然像苏方方一样只?训练了半个多小时就要求回酒店休息了,吓得第一次随中国军团出征的刘鑫源连连问,“受伤了吗?还是身?体不舒服?”

陈焕之说,“没有啦,我只?是有点累。”

结果?刘鑫源更有种?“果?然如此?、终于来?了”的感觉,故作轻松地安慰她,“等我们回去调整训练计划吧,现在?开始调整还来?得及,别担心,每个人训练都有倦怠期,虽然生理上?可能还没到极限,但是心理上?已经?先一步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正常现象,回去跟郭教授好好聊聊就好了。”

郭教授是B体大的运动心理学副教授,体总特聘分配给田管中心提供心理服务的专家之一,算是陈焕之保障组的一员,但她平时的心理评估一贯比较稳定?,郭教授的主要工作也只?是先通过平时相处取得她的信任,还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干预。

陈焕之哭笑不得,“至于嘛,就让我休息两天就行,等比完赛回国了我继续之前的训练计划就行。”毕竟比完赛就有经?验值了呀。

室内世锦赛的赛程非常紧张,女子60米排在?比赛日的第二天,上?午十一点预赛,下午五点半半决赛,过两个小时,晚上?七点半就要决赛。一日三枪,可以说强度非常高了。

因此?陈焕之预赛也收着跑来?节省体力,7秒21轻松小组第一。

能够在?预赛和半决赛中节省体力收着跑,也是她对技能控制力增强的表现之一,这是当?她有了这种?控制力后才明白的。

即使技能一开、爆发?力直接飚上?100,但如果?这份力量像你自身?的力量一样熟悉,那怎么?会收不住呢?这就像是能跑11秒的人让她跑12秒跑不了一样不科学,唯一的理由就是缺乏控制能力。

而现在?的陈焕之,成绩下限可以控制,上?限却依然稳定?,但她总觉得这种?控制力跟如臂使指比,还有点距离。

半决赛上?,陈焕之7秒15轻松打破李雪茹在?2001年室内世锦赛上?创造的7秒19全国纪录,她冲过终点线的一瞬间就听到了系统的播报,撞上?尽头的海绵墙后都没等电子屏上?成绩出来?,扭头就去找刘鑫源,“全国纪录!我的第一个全国纪录!”

真的,太不容易了,别的项目的人恐怕体会不到女子短跑这样长期生活在?大魔王统治下的感受,尤其陈焕之对打破纪录如此?渴望。

“好!好!”刘鑫源虽然早在?训练中就知?道她有这个实力,甚至她现在?还留有余力,可当?这一刻真的出现的时候,也忍不住跟着她一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陈焕之的7秒15在?她所在?的第二小组只?能排到第二名,第一名是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斯科特,一个比陈焕之矮了多半头的黑人姑娘,7秒12。听刘鑫源介绍,她虽然出生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但一直在?美国长大、接受训练,在?那个以避税和旅游而闻名的小国里,她是最出色的运动员之一。

“个子矮在?60米上?真的有优势。”陈焕之捏着下巴站在?看台边观看半决赛的第三组,苏方方和老熟人爱德华兹都在?这一组。苏方方身?高160,在?短跑运动员中已经?算娇小的了,而爱德华兹只?有157,与她们相比,身?高已经?长到172的陈焕之就有点太高了,若无敏捷加成,光是起跑三步她就能被小个子敏捷型选手落出半个身?位去。

“但现在?女子100米发?展的趋势已经?不一样了,女子选手们都越来?越高了,除了爱德华兹,已经?没有一个现役1米6以下的运动员能跑进11秒了。”刘鑫源说,“好好发?挥你的优势,60米可不是你的主战场。”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好,经过将近九十章的纠结,我决定08年把雪灾和512都浮云掉了。我无法面对这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对于512,那么大的一个悲剧,肯定要尽一切努力进行挽救的,但这么大的天灾根本就是无解。哪怕散尽家财或者自愿进实验室切片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当努力过后毫无成效、或者成效不明显或者即使明显,真到了灾难发生的那一天,看着新闻报道上那些灾难中死去的人们,我想象了一下,觉得一定会被负疚的心理压垮的。就像当初参与救援的人,很多也出现了心理问题,有的承受不住那种惨状,有的不断设想是否哪个细节做的不到位导致本来应该获救的人没有得救。重生回去的人,根本无法面对这个问题,无论之前做了多少努力,那时候看到关于灾难的新闻,都会承受不住,会不断地设想,如果这样这样就好了,如果那样那样就好了,我做的还不够好,我没能挽救更多的人。尤其是,如果身边的人和灾区的人如果有一星半点的联系,当死难者由数字变成了有名字、有生活、有亲人的人的时候,整个人都会垮掉的。我希望那一年这些事从未发生过,最少在这个架空世界里从未发生过。

关于刘翔不拿金牌北京奥运就是失败的奥运,那会儿真有新闻那么写,真的太扯淡了。

当时是这样,刘翔18号比赛,16号受伤,八月初训练还跑出过12秒8破纪录的成绩,然后比赛前两天受伤,田管中心就不敢跟外边说也不敢不让他跑,但是疼的跑不了,打封闭也没用,就让按摩师给他按,用一种疼盖过脚伤的疼。流传很广的有个画面是刘翔在热身场里踢墙,那个是按摩效果过去了,疼劲上来了,他想踢墙让脚疼麻木掉。然而木有用……╮(╯_╰)╭

以后最多写到1点半,有多少发多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