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在英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接着又去奈特利专修军医课程。在那里完成学业时恰逢第二次阿富汗战争爆发,我被派往阿富汗担任助理军医。战端一起,对许多人来说是获得荣誉和升迁的机会,然而在我却只是不幸和灾难……”
在《神探夏洛克》的开篇,陈平安仍然选择以华生开始讲起。但华生的个人经历和背景却做出了调整。
原著是华生1878年在英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可以想见那个时代何其久远。
而原书中的第二次阿富汗战争恐怕和现在的定义也存在很大差异。因为目前普遍将“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定义为从2001年开始的反恐之战。
所以陈平安也以此巧妙将时代背景移植到了较为接近的现代。
这样一来故事就更容易和读者接轨了。
也有益于后续的电影改编。
辛然抱着“不妨读一读”的态度开始了她的神探夏洛克之旅。当她注意到乌贼采用第一人称时候,万分惊讶。
“用第一人称写侦探推理小说?”她很自然认为文中的“我”就是所谓的神探夏洛克。
医学博士,军医背景,战场受伤……
多老套的开局啊。
因为受伤所以不能作为军医继续留在前线了吧,所以就干起了侦探的行当?
嗯,更加合理的猜想应该从法医入手。
所以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位法医咯?通过法医的身份接触到凶杀案,然后从法医的角度去侦探推理?
她记得王东野的代表作《惊悚面具》就是从法医视角展开的。
在那之后出现了不少跟风之作。
现在乌贼还这么写?果然……她已经渐渐从有点兴趣,变得无所谓了。
随便你怎么写吧。
辛然虽然对小说甚为挑剔,但现在王东野的《不在场证明》没有让她十分满足,于是也只能忍着性子往下看。
很快她就发现自己错了。
华生于斯坦福相遇,她第一次从斯坦福口中得知“我”名叫华生。
夏洛克.华生吗?
她正这么想着斯坦福为她解开了谜底。
斯坦福:“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华生:“找个地方住。屋子要舒适,价钱要不贵。”
斯坦福:“你今天是第二个人跟我说起这话。”
华生:“哦,那第一个人是谁?”
斯坦福:“他在一家医院做试验工作,今早他还在说好不容易找到称心如意的房子,可嫌一个人住贵了点,跟人合租有找不到人……说起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人,你恐怕不一定有兴趣跟他差囊就相处。”
看到这辛然顿时感觉前面自己看了个寂寞。
这个华生不是侦探!
而主角在……嗯,上千字之后才仅仅被提及了一个名字!
夏洛克.福尔摩斯。
所以全书以华生的视角展开?华生的回忆录?辛然感到些许意外。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选择以这样的视角写侦探小说的。
以华生作为视角,那么华生的心理活动将得到丰富的呈现,但福尔摩斯就可能不会出现心理描写了。
因为这是第一人称作为第三方视角写作的局限。
如果乌贼选择以夏洛克作为第一视角,那么他侦破案件的思路、想法就能很好的呈现出来。
可乌贼为什么偏偏选择以华生作为视角人物?
是视角人物的选择失误吗?
还是出于其他考虑?
如果夏洛克不能进行心理描写的话,这本书要写得精彩,就必须要求作者拥有极高的写作技术。
因为心理描写涉及到代入感的问题。
没有了心理描写,仅仅以人物的行动去表达和展现人物,代入感将非常欠缺。
乌贼也太大胆了!
不知道为什么辛然突然好奇起来,好奇接下来乌贼会怎么去处理这样的视角人物选择。
甚至内心中,有意无意已经给这本书判了死刑。
“果然网文作家和出版作家还是存在莫大的差距啊。”辛然在心中如是想道。
乌贼的成就她是认可的。
但这次这本侦探推理小说,视角人物的选择很明显存在极大的问题。
继续往下读。
斯坦福带华生与夏洛克见面,夏洛克一眼看穿华生的经历。
“他是怎么做到的?”辛然在心中问道,兴趣顿时浓郁了几分。
夏洛克的外貌、语言描写,已经充分凸显出夏洛克是个不简单的侦探。
人物塑造很到位。
辛然在心中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