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耽美小说
  3. 重回2003
  4. 【003】前世今生
设置

【003】前世今生(1 / 2)


把包子喂给老爹,又给老妈也喂了一个之后,房长安拿了本暑假补习英语时借的旧初一英语书,搬个凳子坐在门前,摊着书,看着雨,怔怔出神。

重生之后,他经过最初的惊恐怀疑,就一直在挂念着今天的「水劫」,没有什么心思考虑更多,如今成功渡劫改命,终于能静下心来思虑一番了。

作为资深的网络小说读者,拎着刀满世界找作者的那种,房长安看过好几本重生小说,什么大涅槃啦,重燃啦,陈狗的一百种死法啦……

接受了重生现实之后,他就在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很快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因为那些主角重生之后,不必改命的现状,就是他奋斗的目标!

比如城里有房,亲朋能当个小官或者小职员……自家这边有这条件的,毫无疑问都是绝大多数人羡慕的对象。

像什么亲戚当官啦,爹妈是职员啦,亲戚做生意啦,知道贪官赃款藏在哪里啦,班上有个班花啦……他一个都没有。

话说前世直到大学毕业,他也没听说过班上学校里面有哪个女生被称为班花、校花,似乎只见于电视、小说里面。

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上过的学校都太垃圾。

房长安家位于华北平原,一个叫马家沟的小村庄,后来开车回家时,在导航上看到名字叫「马家庄」,大抵觉得马家沟听着太土,不过马家庄也一样土了吧唧。

家里如今生活条件更是不堪,他考上镇上初中连两百三十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最后还是爷爷用退休工资给垫的——九年义务教育等他初中毕业才会普及到这里。

说起来房长安家祖上也阔过,只不过要祖非常久,就是那位「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反正只要姓房的基本都说是房玄龄后裔,至于真的假的,房玄龄自个估计都不清楚。

正经的来历,他家这一支房姓是民国时逃到马家沟扎根的,距离本家也不远,就在隔壁县的房寨,起名排辈都还遵守着,前些年爷爷还特意跑过去续族谱。

小时候还跟着去过一次房寨,似乎是族里谁谁谁死了,印象中……席上的饭菜很好吃,可惜他吃饭慢,别人下手又快,压根没吃饱,又不好意思说,饿了半天。

稍微近一点的,房长安的太爷爷也曾阔过,是国军团长。据老爹房禄军显摆,他老人家在解放前曾很有先见之明的放走过好几个地下人士,可惜后来那些人找来报恩的时候,老人家已经辞世,否则房长安家现在的境况大抵也不会这样穷困。

不过可惜教书育人一辈子,自己五个孩子没教好一个:两个女儿不识几个字,三个儿子,两个读完中学在家游手好闲,染上了赌博酗酒的恶习,结婚后仍是如此——就是房长安的爹房禄军和小叔房禄勇,都是连隔壁村子都知名的「不过日子」。

大伯房禄国倒还算争气,考上了师范,如今在镇上的二中教书,就是房长安的学校,但这跟老爷子没一毛钱关系,属于自己奋发。

房禄勇是小儿子,很受二老偏爱,日子过得尚可。房禄军在刚结婚时日子也过得颇为风光,种着地,还做着在会上卖布的小生意,隔三差五带着媳妇抱着儿子去市里面逛逛,生活有滋有味,属于整个村子里都羡慕的那种。

有了老大房长安之后,房禄军和从容都还想要一个女儿,于是生了二胎,却又是儿子,于是又生三胎,总算生了个闺女,算是儿女双全了。

不过因为违反了计划生育国策,从容抱着孩子东躲西躲,到底没躲过正义之光,被罚了一笔不小的钱款,加上房禄军赌博输钱欠债,小生意垮了,生活也越来越窘迫。

不做生意,房禄军愈发游手好闲,从容打小就没经过事,性子软,也不懂的管制,后来发现家里外债越欠越多,一过年就一堆人跑家里要债,才知道要管,房禄军却已经积恶成习,哪里还能管得了。

前世房禄军死后,从容独自拉扯三个儿女,还有一堆赌债——其中不少都是房禄军打牌时借的族中兄弟的,后来经过这些叔伯合计,房禄军欠的所有债都人死债消,谁都不许来要。

但从容还是偷偷的打听清楚,经过十多年,一笔笔地还清了。

那些赌债,以房长安后世的眼光,不到两万块,少挽救几个失足学生妹而已,根本不算事,但在这个年代,却实实在在地就是压在整个家庭上空的一座巍峨大山!

从容外出打工,起初一个月不过六百多块的收入,要养活三个孩子,还都供着读书上学……其中过得怎样日子,什么滋味,这世上大概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房长安只清楚记得,老妈出去打工前,三十六岁,看起宛若二十许,临走前去学校看自己,同学都以为是自己的姐姐。

等自己大学毕业后,老妈看起来已经比实际年龄苍老了十岁……

由于房禄军的不争气,从容对打牌喝酒深恶痛绝,从小到大对三个子女的教育就是:“长大之后你们三个都要离开马家沟!一辈子不要回来!一辈子不能赌博!我要看到你们谁打牌,就用老鼠药把你们毒死!”

这些经历都使得房长安对家乡充满了厌恶,重生前他虽未婚,却已经早早考虑要自立堂号了,就叫「长安堂」,跟这边断绝任何关系。

后世的房长安回到现在,这种心思也并没有淡去,他没有什么要造福乡梓心思,风气不是一时一刻养成的,也不是三年五年就能肃清的。

更何况,想要跟本地改变农村中的恶习,还要从上面抓起。不说别的,就村后那条通往镇上的路,从小大,自己记忆中为此挨家挨户的「起钱」修路,不下于四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