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规面相很正是那种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的模样只是白净的脸上隐隐透着一股阴柔的气质。当然这也属正常毕竟刘规是一名宦官也是那么多任少府监中唯一的一名宦官就冲这份特殊性可见其不凡。
刘规是根红苗正的宦二代其养父刘延稻可是当初开封宫廷的高级宦官资历一定程度上比王继恩、喦脱都深且颇具名望曾担任过茶酒使、飞龙使、宫苑使属于德才兼备的“贤宦”。
而在刘延稻的言传身教下刘规的能力、素质极强别说是宫中的宦官了就是在朝廷的大臣之中都算得上出类拔萃了。
刘皇帝曾说过也就是宦官的身份限制了刘规否则此人的成就不可限量。当然同样因为宦官的身份刘规在做事办差的过程中也能少许多束缚。
刘规真正进入刘皇帝的视野是在当年进行货币改革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旧的度量衡已经复杂落后且严重不符实际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甚至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在财政司紧急商讨准备出台一部新权衡称法重新标准之时刘规适时地站了出来向刘皇帝提交一份《二称法》。
在那份初版的《二称法》中刘规借鉴历代权衡法制结合大汉国情进行总结完善制定出了一套十分精准详细权衡规则。尤其在金银价值的衡量上更可以做到以毫厘计之。
刘皇帝将《二称法》传视财政司讨论财政司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研究出此法的人是算法大才完全可以据此推行权衡新制。
后来才知道这份被他们给予高评价的权衡法竟是出自一宦官之手大概是为了挽尊后来财政司对于刘规的《二称法》进行了一定删加改头换面一番而后进行推行逐渐替代旧法颁布全国各地。
但不论怎么改其核心要旨并没有变化刘规在其中的贡献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那时的刘规还不到三十岁籍此扬名并且开始得到刘皇帝的重视。
在后来的了解中刘皇帝发现刘规除了在度量衡上的研究天赋之外还犹善管理干什么事都是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并且还是个好读书的人文学修养也十分不错。
宦官队伍中出现这么一个人物又是从小长在宫廷、出身清白刘皇帝自是欢喜。那个时候多疑的刘皇帝可就没多考虑一个有才的宦官可能给朝廷带来的祸患。
有来自刘皇帝的赏识刘规的宦途自然是一帆风顺甚至可说一发不可收拾先后任职宫苑、宫藏二使最后干脆被刘皇帝放到少府监的位置上。
要知道这少府监可是三品的高官实职、重权毕竟管理着皇室的产业。这是引起了不小非议的在很多老观念里刘皇帝如此抬高宦官的地位分明就是在走旧路宦官干政千年教训啊!
于是不可避免的有一干清流言官上奏进谏拿秦汉唐几代宦官干政、祸国殃民的事情来劝阻刘皇帝。
但是刘皇帝哪里会听这些他当国三四十年何曾出现过宦官干政的情况?出现那等情况根本原因还在于皇帝不行皇权衰落而倘若到那个地步宦官对于皇家的危害可未必有官僚大臣们来得严重。
另一方面刘皇帝就会考虑这些大臣反应如此激励恰恰证明他感受到了威胁能让官僚们感受到威胁的事情刘皇帝自然是要做的。
同时刘皇帝还认为那些做出一副公忠体国姿态的官僚更大可能是想拿此事做文章其根本目的还在于限制皇权。
多了这些考量刘皇帝自然坚定决心并拿出了一些“良宦”举例落实了刘规的少府监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