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则是站在军事角度说自秦清开战之后秦军虽胜仗不断可都只是些小胜罢了并未从根本上打击到清军清军依旧占据兵力优势而后方的十万大军抵达的话秦军将彻底占据兵力优势。
商鞅则是站在政治角度言十余万降军虽已归心可若是一直放在后方的话反而会让降军认为不受信任长久下去人心思变反而会不利于幽州的安稳不过调往前线又二十余万主力震慑降军自然会熄灭不该有的小心思。
对清反击战马上就要开始秦昊本就有意调薛仁贵上前线而收到薛仁贵和商鞅的奏章好顿时明白后方的幽州已经彻底稳定而大量降军一直留在后方也确实不好于是决定将薛仁贵和十万大军调往了前线参与最后的决战。
由于清军还不知道降军已整编完毕的消息所以秦昊并没有将这十万整编军直接拉入右北平战场而是让薛仁贵和卫青以整训的名义将十万整编军转移到渔阳郡右北平交界等待前线的命令随时杀入前线战场。
现在薛仁贵已经到了前线说明十万整编军也已就位。
自秦清开战以来双方虽经过多次交战但并未爆发大规模战役所以秦军之伤亡了万余大军而清军则折损了两万大军。
至此秦清之间的兵力对比也变为:秦军二十五万清军三十万。
而随着十万整编军的到来此消彼长之下秦清之间的形势彻底逆转从清军占据兵力优势变成了秦军占据兵力优势并且还是绝对的兵力优势。
三十五万秦军对阵三十万秦军秦军的总兵力足足超过了清军五万。
能占据兵力优势打顺风仗自然没人愿意打逆风仗。
之前秦昊虽极力避免可奈何实力不济在加上自身走的是精兵战略所以面临的对手基本上兵力都比自己多而这是他少有的兵力超过对手的一战。
以往秦昊兵力不如对手却能灵活的指挥大军将麾下军队的战力冲分发挥出来最终逆风翻盘赢得胜利。
如今秦昊手中的兵力比对手多猛将比对方多名将也比对方多方方面面都占据了一定优势所以这一战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秦昊都没有打不赢的道理区别只是大胜还是小胜而已。
十万整编军就位之后薛仁贵亲自来到了前线而他还带来了两员将领。
年长的将领是卫青毕竟十万大军基本都是降军也只有他能如臂驱使所以卫青是必须要参战。
年轻的那个小将则让秦昊有些陌生不过见其面容有六分酷似薛仁贵秦昊就已经在心中猜到了他的身份。
“系统检测一下那员小将的五维。”秦昊在心中对系统下令到。
【好的……薛丁山:统帅90(96)武力103(104)智力78(80)政治55(66)魅力90(95);】
“果然是薛丁山。”
秦昊心中暗道对此丝毫都不感到意外长大后的薛丁山他差点都没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