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俸朱祁钰以为可以无条件通过毕竟是堂而皇之的损公肥私之事。
之所以要补俸其实是大明欠的俸禄比较多。
宣德年间还有海贸从正统年间算起十四年的时间俸禄的确很低。
这算是一次补俸但是朱祁钰补的景泰四年的俸禄和正统俸禄没关系。
正统年间官吏没可绝对不会饿着自己。
朱祁钰的补俸是为了反贪抓腐把他们贪腐的最后一个理由堵上。
但是万万没想到户部俩人一唱一和就是不肯出这个钱。
朱祁钰稍微算了算二十万也没多少正准备开口内帑出算了内帑大珰林绣虽然会饶舌两句不过关起门来自己说的时候就是百无禁忌了。
比如:补了俸禄再抄家他们也无话可说只要捞到一条鱼就可以补齐这个亏空了。
金濂看陛下的脸色就知道陛下准备做什么振声说道:"陛下定俸乃是应该的臣不反对乃是大势所趋革故鼎新苟日新***又日新乃是大道之行。"
"但是补俸万万不可!既往不咎过往不补陛下补俸那就正统十四年九月之前账也要盘一下了。"
内帑不归户部管不假但是内帑的钱也不能乱花今天把陛下补俸日后他们就要抢陛下的内帑了!
这也是朝纲。
朱祁钰正统十四年九月登基的但是一般追查多数都是追查到景泰元年甚至景泰元年六月份大明广袤国朝这条大船调头的时候要给船舱众人反应的时间。
"陈总宪金尚书说的有没有道理?"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这个金濂好生难缠朱祁钰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让伶牙俐齿的都察院去说。
陈镒左右看了一圈平日里一个个这不行那不行意见篓子一样的风宪言官却是一个个都不说话只是盯着金濂生闷气。
他们自诩清流这种铜臭的东西他们怎么会说?而且金濂也说了安贫乐道。
陈镒气不打一处来平日里一个个都能说这金濂张凤两个人两三句话就把他们堵的哑口无言了?
陈镒无奈站出来俯首说道:"金尚书说得对。"
群臣叹气这都什么事儿?
陛下好不容易宽仁一次这一次补俸至少能补一年的俸禄这都察院平日里不是蛮能说的吗?
朱祁钰靠在宝座上看向了金濂商量着说道:"金尚书啊咱也是为大明官员考虑这钱户部也不用出了朕自己个出内帑出你看行吧?"
"金尚书这次景泰四年定俸乃是六十四年来第一次定俸。"
朱祁钰又提醒了一遍大明薄俸之事。
洪武二十年最后一次定俸禄起到景泰四年六十四年未曾加薪这时代在变俸禄不变腐败滋生。
礼记讲苟日新***又日新这的确是礼法之一朝廷不涨俸禄就是默认腐败。
金濂俯首说道:"陛下不行骂名臣来担补俸绝对不可以。"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既往不咎、过往不补。"
"要弹劾就来吧!"
"千里做官只为财是吧!食大明俸忠大明事难道做官是为了钱吗?!"
金濂知道自己身体的情况他大概率要死于任上了既然了无牵挂那他自然没什么顾忌。
发俸是户部负责朱祁钰就是把银子给户部户部不配合而且理由极为充分。
凭什么补俸?金濂说的的确有道理千里做官只为财吗?那为什么不在家当地主呢?
道理的确是那个道理但是现实他往往不是这样。
大明的俸禄本就不高朝廷以前是没钱现在有了钱补一补这不是基于现实吗?
朱祁钰看向了都察院众多御史怒其不争的说道:"你说说你们但凡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没有!"
都察院平日里那么能说这真遇到事儿了钱都准备好了就是户部卡着他们掰扯个歪理朱祁钰也摁着户部把这事给办了。
但是都察院的御史连个歪理都掰扯不出来朱祁钰连拉个偏架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相比较之下御史们更要清誉。
这古怪的清流。
金濂感慨万千的说道:"陛下开源有道臣等佩服国朝不再亏空国帑充足内帑富裕但是陛下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金濂有着浓郁的储蓄思想就是仓鼠囤积这种思想在这个年代绝对算不上差。
朱祁钰点头说道:"那就从定俸之后算起吧。"
他也懒得再跟金濂掰扯这个事儿了金濂的火药库十分充足君君臣臣君臣大义都是金濂的压仓弹朱祁钰补俸理由并不充分。
张凤从地上爬了起来和金濂一起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群臣的目光看向了都察院陛下明显要拉偏架他们随便掰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陛下朱批这件事就成了陛下的意图太明显了。
大家愉快的吃大户而且还吃的是陛下的钱陛下也不在乎这仨瓜俩枣的。
谁让陛下有钱呢?
但是都察院风宪言官掰扯不出来理由这件事不了了之。
正如陛下所言他们真的是一点用没有。
朝议还在进行这是一段小插曲朱祁钰继续处理着国朝诸事。
这次的早朝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时分。
***上的种种框架性内容变成了具体可以落实的政策最后形成了一条条政令通过大明的驿站送往大明的四面八方。
兴安一甩拂尘刚要开口练纲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陛下臣弹劾吏部尚书王直吏部推选不公任情高下请置尚书王直于理。"
练纲依旧要弹劾王直。
左鼎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左侍郎王翱素行本端为王直等所罔以待之。"
左鼎手练纲口彼此配合再次对王直展开了攻讦。
朱祁钰坐在宝座上一言不发。
会有一些背叛了阶级的个人但是绝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朱祁钰在这一刻对这句话领会颇深。
朱祁钰已经亲自教谕他们二人将王直的困难、代价和吏部的困难讲明白了但是他们依旧站出来了。
左鼎和练纲他们是御史他们受益于整个风宪言官的风力即便是皇帝亲自教谕他们也要在奉天殿内对王直弹劾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