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阅读·尽在·无名()
其实小成本电影,选择的余地很多的。
制约小成本电影的最大的元素,有几点,一方面是,小成本电影,本身投资对于王逸凡他们这些人来说,不大,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新人,或者新团队来说,那依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发行渠道。
发行可不是简单的让电影能在电影院里播放就行了,很多时候,宣发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加重要。
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哪怕是当初王逸凡拍摄《丁香花》,其实也是因为《丁香花》歌曲本身开始流行,再加上张紫绒的助攻,以及北川电影节的助力,最终才能获得发行公司的青睐的。
电影的宣传,发行,从来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有利可图的事情,大家才会热衷,这本就是市场的规律,明知道会扑街,谁会愿意去掏钱做宣发?
早年的小成本电影的发行门槛更高,因为,单单是拷贝,就需要不菲的成本。
但是市场大了也有一个好处,市场培养出来了大批的观影者,而这些人里面,对各个类型的电影的喜好的都有,这就让那些小成本电影,也开始有了更广博的市场。
比如王逸凡打算启动的新星导计划第二期,音乐系电影,这类的电影,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音乐歌曲来宣传电影。
虽然说,大制作单纯的靠音乐宣传电影,其实效果不会太好,因为大制作,本身投资的资金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而通过歌曲获得的人气,流量,远远不足以让电影获得和投资相匹配的回报。
但是小成本电影,却不同了。
因为小成本电影,制作成本低,所需要的观众群体也自然而然地不需要那么大,这样一来,宣传上的压力和要求就要小的多。
举个例子,《火星救援》这样的电影,投资过2亿,再加上宣发,总投资成本超过3个亿,想要靠票房回本,至少需要10个亿的票房。
而单单凭借某一首经典歌曲,带来的人气和流量,最终变现,可能只能给电影带来,数百万,乃至最高也不过是数千万的票房,自然而然地,对于需要数以十亿计的票房才能回本的大制作来说,单纯的歌曲的宣传,就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了。
可是对于小成本电影来说,可能本身电影只需要几百万的票房就足以回本,或者更高一些,千万的成本就能回本,那么这个时候,一首好歌带来的宣传力度,带来的关注度和知名度,就足以让这部电影回本了。
所以,音乐电影,虽然上限不高,但是下限却足够高,太适合小成本影片了。
而这类的电影,就算是失败了,其实也无伤大雅,对于王逸凡现在的身家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但是投资比如,第二期音乐系电影的片单里面,偏文艺,比较淡商业的电影《丹顶鹤》,《隐形的翅膀》,《天使的翅膀》等来说,或许有可能会亏一些,但是这些电影,王逸凡有信心拍出来之后,绝对能够带来许多正面的影响。
比如《丹顶鹤》主题是关于保护珍稀动物的,而《天使的翅膀》《隐形的翅膀》等则是关注特殊儿童等等,更是励志影片。
这些电影,或许票房上面,很难取得上面太大的成绩,但是绝对是三观奇正的正能量的作品。
更有甚者,之后,完全可以改编那些市面上的已有的经典歌曲的背后的故事,形成一条稳定的内容取得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