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耽美小说
  3. 天朝之梦
  4. 第1230章 帮助和自治,不可兼得
设置

第1230章 帮助和自治,不可兼得(1 / 2)


曾国藩提出的政策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中国历史一直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大的趋势都是民族融合而汉民族则作为一个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一直承担着将各种各样的族群融合为一的责任——实际上汉族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在长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还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到了民国时期汉民族的习俗和明朝、宋朝可以说是完全不同了和汉民族形成之初的汉朝相比恐怕差距就更大了。

实际上后世的大部分民族都是千百年融合的结果。如日本民族就融合了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来自西伯利亚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的虾夷人还有琉球岛的琉球人。而朝鲜民族许多大姓的族谱上都能追溯到中国——他们都是中国移民的后代。而东南亚的许多民族也都是有华人血统的。

而在千百年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中中原王朝也早就总结出了一系列融合的经验和办法。比如从分封土司到改土归流就是一个完整的融合流程。前者相当于民族自治而后者就是民族融合的完成。可见古代王朝的政策都是将民族自治当成民族融合的手段。由自治开始以融合结束。不论土司管理也好羁绊统治也罢目的都是为了最终的融合。

当然这个最终的融合不一定能实现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是古代中原汉人王朝甚至包括满清他们路数都是以自治促融合从来没有在已经融合的地盘上搞土司制的。只是满清的民族融合并不包括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的融合……

身为前满清官僚又是精通经世致用之学的曾国藩。当然精通这套传统的民族融合之法。他现在提出的办法其实就是“改土归流”的变种。将蒙古部落从游牧改为定居再派遣流官统治同时再由中央投入一定的财力展教育和基础设施。帮助定居的蒙古人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当然是帮助融合啦而不是帮助蒙古民族展壮大了。展壮大的事情通常要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就像成吉思汗那代蒙古人一样把别的民族的男子灭绝了然后融合了他们的女人就能展壮大了。

不过想要用“改土归流”的办法融合现在的四百多部蒙古部落也不大容易——由于大明帝国的北扩和西扩原先在俄罗斯人统治下的蒙古部落现在也成了大明帝国的属民更有不少生活在西北哈萨克和西西伯利亚的蒙古族群被沙俄驱逐到了大明的地盘上——同样的大明地盘上的俄罗斯和哥萨克人一样被驱逐了。

另外一部分蒙古和中亚人的混血族群(就是杀人家男人睡人家的女人融合成的族群)也都在迁居哈萨克的蒙古人的教育(用大刀教育)下放弃了真神教而改宗喇嘛教重新成为了蒙古人的一员。

所以现在大明帝国(包括哈萨克汗国和东西伯利亚公司辖区)境内的蒙古人数量很多。分为四百多个部落人口有四百余万!而且之前为了拉拢蒙古人一块儿对付俄国朱皇帝自任蒙古大汗还封了一大堆蒙古王公最大的是喀尔喀蒙古和伊犁蒙古五郡王之下还有公爵、郡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数以千计而且这些蒙古封爵都是封臣也就是拥有部族领地的大明天子之臣。类似于伪清和前明的土司不过名声比土司好听一点也不土。另外。朱济世还专门制定过一部《封臣法》来确定大明封臣的权利和义务。

而制定这部《封臣法》的目的其实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融入大中华。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的上层得益颇多对于入华并不太抗拒但是其民族中下层却很难融入大中华。即使有些封臣主动交出领地换取丰厚的年金大明官府也很难治理其领地在有些地区还因此激起过民变。所以大明朝廷上下对于接管封臣领地的积极性都不大高宁愿维持现状。

“皇上之前朝廷接管封臣领地多有不顺究其原因还是一个钱字作祟。”曾国藩其实也参与过几次这样的接管。知道其中缘由何在。“封臣领地多地处偏远民众穷苦。习俗又迥异于中原贸然接管实行汉法肯定会弄出一些麻烦……”

朱济世一挥手。打断道:“朕不怕麻烦的!”他顿了下又道“朕不仅是大明皇帝而且还是蒙古大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