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彻一锤定音给樊市人一案定下基调。±
列侯们对刘彻的态度立刻改变。
先前大家都觉得天子对功臣实在是太苛刻了。
但现在有了舞阳侯樊市人的例子尤其是在樊市人之前刘彻用下相、高陵和信阳三个列侯的全家脑袋做铺垫大家都觉得天子还是很关心大家的只要不犯法没有异心刘家天子对功臣们还是很照顾的嘛。
尤其是还有一个加恩令在吊着大家伙的胃口的情况下。
这种对比就更加强烈了。
于是大部分列侯看着刘彻的眼神都有了变化。
事实证明一个严厉的家长可能会让家里的孩子害怕、畏惧甚至反感。
但假如这些孩子们知道这个家长是为了自己好且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着想那么除了少数n很少会有孩子对自己的家长产生仇恨甚至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加他们还会慢慢的感激自己有这样一位严厉的家长。
现在的列侯们基本就是类似这样的心境。
大家都觉得天子还是很不错的嘛对我们这些功臣非常宽厚。
下相、高陵自己作死安平侯刘中意纯粹是找死怪不得天子的。
甚至有些人觉得天子就该这样。
诚如当年子产所说的那样: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这哪里是天子在苛待大家分明是天子在保护大家。以免大家触法而亡。
当然有着类似这样想法的人很少。
但绝大多数的列侯的态度都已经扭转过来了。
大家纷纷跟在丞相周亚夫的屁股后面三呼万岁然后拜道:“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众人都觉得唯有洪范中的这句话能表达自己对天子的孺慕之情。
刘彻看着群臣的态度。心中微微一动。
这是一个好机会!
以后再想找到这样的机会恐怕会很难很难了。
人心易变世道多桀。
若不趁着现在的气氛趁热打铁推出自己心中琢磨了许久的那个政策恐怕以后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
毕竟政治不可能是零和游戏。
一切都得按着皇帝老子的意思来。
“诸卿平身罢!”刘彻抬抬手温和的笑着道:“接下来再议下一个议题吧!”
润了润嗓子。刘彻在心里打了一下腹稿然后才继续说道:“汉兴以来百废俱兴高皇帝除暴秦。安天下太宗修养生息泽被四海。仁宗兴仁政除内贼。于是乃臻有今日之安宁……”
“易云:一元复始万象。朕去岁曾诏天下分置《诗》《书》《商》《申》等诸科博士自四百石至两千石不等以此嘉与士大夫教化元元!”刘彻厚着脸皮给自己脸上贴金不过他的那个抄袭自后世大学的教授职业评级制度确实广受好评。
以前能当博士的只有诸子百家各派中的绝对佼佼者能出任。
换句话说只有学问素养和声望是本派第一的人能够出任博士。
一些冷门、偏门的小学派更是连博士的指望都没有。
虽然这个博士官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充其量就是个拿国家补贴的御用文人。
但文人就好这一口不是?
若能挂个博士头衔到了地方那简直就是大杀器不知道会有多少富户豪强愿意出重金延请为其子孙讲读。
更会得到乡里上上下下的敬重。
简直是装逼摆酷炫耀的最佳方式。
而刘彻玩出了四百石博士、八百石博士、千石博士以及两千石博士的全新花样后。
几乎整个文人阶级都表示真是太好了。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以后出门会被人鄙视了。
因此这个政策甚至超越了刘彻以前的所有诏书被文人们捧为新君新政最给力的一诏。
而汉家的御用文人集团则是大大的扩充。
几乎所有够资格有水平的文人都被一网打尽。
尝到了甜头的刘彻当然想更进一步。
但这一步却是有风险的。
极有可能踩到文人阶级的痛脚甚至引发舆论狂潮所以刘彻一直都不敢采取实际行动。
但今天刘彻觉得是时候推出这个政策了。
在中国不应该也不能只有文人才受到社会尊重国家尊敬。
还有更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应该被敬重。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刘彻接着说道:“自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华夏始造其后仓颉造字颛顼创历三皇五帝功莫大焉泽被天下。当今之时世咸嘉文而贱工爱赋而轻造重虚轻实吾甚不取。且朕之不德无以佐百姓若无贤臣肱骨之佐良工巧匠之助安得水车、曲犁之制?安有龙首、轨道之便?”
“于是朕决定立木匠博士官、冶铁博士官及铸造博士官与农家博士官诸卿以为然否?”刘彻站起来问道:“卿等皆贤良明于古今王事必有言者咸以书策奏报以闻朕将亲览焉!”
本来刘彻还打算增加一个经济学博士和数学博士的。
但后来想了想还不是时机于是果断怂了。
但只要木匠博士和冶炼、铸造还有农家博士能顺利推出那么经济和数学博士。自然也可以在往后添加。
另外因为怕舆论议论太过高压。刘彻选择让大臣们用奏报的方式。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为了方便在这些奏疏中断章取义。
不过刘彻觉得大臣列侯们应该会给自己这个面子。
毕竟博士官其实只是少府的属官他们的地位严格来说。属于皇室的幕僚团。
在道理上来说这是属于皇室的私人事务。
只是因为博士的地位特殊是国家的招牌和脸面而且影响力极大所以才不得不拿到朝议上说。
更何况汉室其实对工匠和农家并不歧视。
曾经有木匠封侯(梧候)也有种瓜高手官至两千石最后以关内侯的爵位荣退(东陵侯)甚至神棍、女人也能封侯(鲁候、鸣雌亭候)。
在这个赶车的人都能成为中尉、列侯、丞相的社会。
提高工匠地位并没有后世唐宋明那样大。
充其量。也就是儒家和黄老派会反对。
但法家、墨家却是会举双手赞成。
只是舆论的压力会比较大。
毕竟掌握了话语权的是儒家和黄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