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人声鼎沸。
一年一度的考举在即成千上万的士子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帝都追寻自己与家族的梦想和抱负。
但今年考举出现了意外情况。
南方士子在数量上呈现了压倒性优势。
北方地区的士子来参考者寥寥无几。
特别是广大的燕赵代北地区所有报名的士子加起来居然不足五十之数。
诸子百家纷纷侧目、震惊。
要知道燕赵代北自元德考举以来就一直是考举士子来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与齐鲁、梁周并列三甲之中。
但现在燕赵代北的年轻人在整个长安都难觅踪影。
那些曾经酷爱对酒当歌慷慨激昂佩剑执弓的英武大丈夫全都消失了。
连太学里也找不到几人。
“文风乱丧至斯实乃我辈之耻……”有儒生垂头叹息着却又悄悄的心里羡慕不已。
任谁都知道这些消失了的年轻人去哪里了?
答案是军队!
自从匈奴入寇后大批大批的年轻人将手里的诗书一丢拿起刀剑骑跨战马就跑回家入伍去了。
更有公羊派的学生在长安街头振臂一呼曰:“今夷狄被寇桑梓有急诸君还有心思读书?”
立刻从者如云短短半天内这个家伙就拉起了一支三百人的骑兵然后回家乡‘抵御外侮’去了。
至于考举???
谁不知道当今天子喜武夫。
是故万般皆下品唯有武勋高!
民间有童谣传唱:军中自有黄金屋军中自有颜如玉……
天下闻名的大诗赋家兼当今天子的头号鼓吹手司马相如也恬不知耻的写诗称赞从军的年轻文人说什么‘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丈山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这种全新的诗歌体裁让许多人破口大骂说他败坏文风其心可诛。
但实则却是恨透了司马相如鼓吹的这种武贵文轻将文人置于武人之下的心态。
什么一万年来谁著史?
这岂非就是在用文字告诉天下人——书写历史的从来都是武人文人什么的最多是个记录者!
而那三千里外觅封侯之语更是赤裸裸的引诱和蛊惑年轻人都去参军!
但偏偏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士大夫官僚阶级对于现在的局面都没有任何办法。
这个国家的现实就是——掌握权力的统治阶级全部是武臣!
当朝三公九卿之中除了晁错和廷尉卿以及少府卿几乎人人都有从军经历!
而控制和执行政策的人也泰半是武臣。
不管是中上层的官僚还是基层的亭长、里正、游徼退伍军人和军官多如牛麻。
自天子当年以退伍伤残士卒优先录为亭长、里正以来汉家基层的村亭行政力量几乎全部被军队控制了。
而随后根据这个政策补充推出的军官退伍政策更是让军队的力量牢牢的扎根到了地方基层。
如今的天下官僚阶级的构成已经正在转向由考举士子和退伍军人为主。
旧有的士大夫阶级和地方豪强的力量正在消退。
而在这个局面下曾经高高在上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无奈和无力。
尤其是那些纯粹靠读书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文人’更是感觉到了莫大的危机。
年轻人更喜欢参军!
入伍是汉室最优秀的人才的第一选择其次才是读书当官。
这一次燕赵代北的年轻士子干脆就用脚投票告诉了老辈的文人士大夫——假如有选择我们肯定当兵啊!
当兵多好!
与考举一样同样是靠本事挣地位和权势以及财富。
而且与考举不同的是军队里的竞争要少的多!
因为穷文富武。
如今哪怕是一个泥腿子佃农甚至是奴仆只要他有毅力和恒心以及机缘就可以拜得名师。
历次考举也经常出现几个从最底层爬出来的典型。
而军队就不一样了。
你想入伍?
身体素质要过关。
身高要求最低七尺三寸体重不得少于两百二十五汉斤臂展不得低于七尺然后还要考校射术和各种兵器的使用技术。
仅此一条就可以刷掉很多竞争者。
然后就是家世和背景了。
投军入伍自然是满足了条件人人都可以。
但问题是当大头兵显然是没前途的唯有军官才能出人头地。
而且至少得从队率做起。
而一个泥腿子是不可能一入伍就当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