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1. 追书网
  2. 耽美小说
  3.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
  4. 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底线试探
设置

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底线试探(1 / 2)


x 宇文士及略作沉吟并未第一时间对太子之言做出反对而是沉声问道:“不知殿下打算如何处置关陇各家?”

钱财乃关陇各家祖祖辈辈百余年之积累更是日后赖以东山再起的根基所在自是不肯轻易交出。但如果太子并无其他条件亦或其余条件宽松一些那么这一条倒也不是不能答允。

毕竟对于门阀来说权力与政治地位才是最重要的能够拥有足够的权力与政治地位在未来帝国中枢的政治动荡之中左右逢源失去再多的钱财也能重新赚回来……

李承乾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倒也不客气直接将东宫底线抛出:“第一解散取缔所有私兵并且赞同修改《贞观律》中关于私兵、奴隶之条例天下任意一家一任意形势豢养私人武装皆视如谋逆夷三族。”

程咬金在一旁面色凝重这是打算对天下门阀的根基下手了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

门阀豢养私兵名义上依附中枢实则割据一方使得朝廷政令在门阀控制区域内形同虚设。朝廷委任之官员往往要仰望当地门阀之鼻息否则要么遭受弹劾要么倍受打压连官衙之中的属下、胥吏都无法指使谈何牧守一方?

尤其是门阀产业众多、势力庞大直接垄断当地绝大部分的田地、商业致使朝廷税赋难以收缴长此以往门阀愈富、中枢愈穷强枝而弱干本末倒置国家不靖。

门阀凭什么敢无视中枢?就因为各家门阀皆豢养私兵有的甚至数量庞大、战力强横朝廷欲将地方权力收归中枢便需派兵直接剿灭由此引发的后勤靡费、兵员损失、民心恐慌是每一个政权都不愿面对的。

每遇政局动荡门阀便自成一体窥视天下择选一方势力以依附浑然不顾家国之念、忠贞之义更有甚者干脆揭竿而起、啸聚一方参预进逐鹿天下的军法混战之中。

此等殷鉴不远譬如隋末之时的王世充、萧铣……

宇文士及沉思片刻道:“老臣虽不能代表关陇各家给于准确之答复但此事攸关帝国稳固想来大家都会支持殿下。”

如今关陇大败亏输除去侯莫陈家的私兵尚算建制完整其余各家的精锐私兵尽皆死伤殆尽活下来的都是乌合之众即便是这些乌合之众也还得指望他们以后耕种各家广袤的良田那里还有人口编组私兵?

故而太子这个要求明显是针对天下门阀尤其是山东、江南两地的世家望族兵变尚未收尾已开始针对天下门阀进行布局东宫不仅谋略深远且态度坚决可见一斑。

太子对宇文士及的回答不置可否续道:“第二自今而后关陇勋贵一律下野可保留爵位但终生不可入朝关陇子弟不可担任四品以上官职但若以科举入仕则不在限制之列。”

宇文士及心头一震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

他自是不甘关陇门阀彻底退出帝国中枢之外试图挽救:“殿下明鉴此前种种关陇上下已然认识到错误悔恨不已誓要痛改前非愿意以死报效殿下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诶诶诶郢国公言重。”

李承乾笑着摆摆手一脸温润笑容不见丝毫火气:“彼此政见不同相互攻讦实乃常有之事如今胜负即分自当摒弃成见、共谋朝政孤虽不敢自称明事理但起码的信用还是有的只需此番谈判达成日后必将一视同仁所以郢国公大可不必担忧孤会针对关陇孤还不至于那般没担当、没气量……”

笑容温柔语调和蔼尽显温厚之风。

不过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颇感为难道:“但想必郢国公也深知如今门阀之痼疾那便是子弟不肖、人才难出。其实倒也难怪小辈吃不得苦、没什么出息家中钟鸣鼎食成年即可授官官场之上又尽是亲朋故旧相互维护谁肯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故而父皇大礼提倡科举考试以此简拔寒门士子入朝希望能够刺激世家子弟一心向学、为国效忠。不然让那些纨绔直抵充斥朝堂、把持朝政大唐怕是亦要如秦隋那般盛极而衰。”

宇文士及心中对于太子的言语却不是太认同。

诚然科举考试之初衷于国有利乃是不争之事实一旦寒门子弟陆续进入朝堂甚至渐渐升上高位对使得帝国人浮于事的现状得到极大之改善。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不尽然。

自秦汉至今最好的教育一直由世家门阀所垄断最好的书籍、最佳的解读、最广阔的人脉使得世家子弟自幼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这岂是寒门子弟区区一句“头悬梁、锥刺股”便能够企及?

在世家门阀一代一代所积攒的教育底蕴面前寒门子弟再多的辛苦付出都是徒劳……人家祖祖辈辈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轻轻松松便被十年寒窗所击败?

所谓的科举短期内的确能够促使世家门阀感受到危机甚至一度被寒门子弟争夺权力。但长远来看等到世家子弟感受到寒门学子的威胁定下心钻研学问任何考试都可以碾压寒门学子。

心中笃定科举未必能够给于世家门阀太多威胁但眼下却是关陇最为困难之时语气带着哀求:“还请殿下垂怜关陇自代北崛起入主关中近百年早已枝繁叶茂、人口众多若各家皆无人立于朝堂岂非露富与外、引狼入室?则自今而始关陇必将成为各方觊觎之美食亟待分而烹之子子孙孙永无宁日矣!”

这句话看似哀求语气之中满是恐惧没有一字半句的逾距之初但其本意却充满威胁——若关陇子子孙孙永无宁日岂肯甘为豚犬任人宰割?何妨奋力一战死则死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