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恶在自然界中人是最残忍的动物相比其他动物为了生存而活人还是一种为了欲望而活的动物如果没有古板的、近似苛刻的、共同遵守的同一种约束(现在叫做法律)也就谈不上人性了更没有文明秩序可言。
“德”不会为你带来任何的好处不会为你封疆拓土不会为你锦衣玉食也不会成为你统治别人的工具但是尊“德”会为你增添一份光环这种光环叫做“认同”。
几百年来周朝的统治除了建立之初的鼎盛强大以外还有自导自演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准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日常问候到改朝换代无所不及这套体系就叫做“周礼”。周礼就像精神蒙昧时代的火种一样深深的扎根每一个人的思想之中。
这套准则经过慢慢演化形成了一种文化。
相同的个体文化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对本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可和肯定造就了群体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是中国自立于乱世的一种伟大精神力量也使得周王室在激烈的诸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各国诸侯的势力再强大他们也都或多或少恪守周礼这一文化认同如果违背周礼行事其行为视为异类而被排斥。
“文化认同”需要“文化排斥”如果没有排斥任何的外来文化都可能摧毁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瓦解一国的政治体系。一个民族或是国家也需要“文化自信”不能因外来文化的某个片面优势而否定这个凝聚自身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中原“文化认同”的特点就是“文化排斥”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着与生俱来的趋避在中原人眼里他们绝不接受不尊周礼的民族比如楚人。楚人就如同未开化的野人一样野蛮、愚昧楚国前期不断发生的弑君丑闻也被中原作为铁证。
诸如《吕氏春秋》这样的史书也乐得以楚人为主人翁来编造一些诸如“刻舟求剑”、“循表夜涉”等这样的故事以寓言的形式来讽刺楚人的愚昧无知。
由此可见不尊周礼的国家不管发展的有多强大千百年来也从不被周天子承认不被世人承认更不被历史承认。
相反如果楚国遵守周礼中原诸侯便如同一个大家庭一般接纳你的一切包括你的过去和未来让你无缝融入中原文化其身份也会得到诸侯的认可。
很奇怪的是对于楚国来说楚文化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包容文化是具有大山一般胸怀的文化构架面对外来文化的侵入楚文化像钢筋铁胃一样全盘消化并吸收其文化的精髓外来的和尚再会念经念着念着就被楚文化文化所吸收成为构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从此以后楚庄王大胆引进礼乐制度“以礼化楚”从个人修行到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都以中原文化为楷模积极学习、吸收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后来连孔子都评价楚国是周礼保存最好的国家。
对于王孙满此行的功绩唐代诗人周昙作诗一首:
九牧金熔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同年夏楚庄王从洛水撤兵途径郑国的时候认为郑国没有给楚军提供后勤保障怀疑又倾心晋国率领大军入侵郑国打到一半突然想起王孙满说过要立德的话急忙放弃攻击直接班师回朝。
郑国国君郑穆公本无二心这一次挨打纯属冤枉被楚庄王气的一病不起没挨到过年就去世了其子公子夷继位是为郑灵公。
次年(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楚庄王为表歉意顺便祝贺郑灵公继任郑君之位派人送了许多的美味给他其中就有一只大甲鱼(“鼋”yuán)。
中原地区水产贫乏楚国送来野生美味让郑灵公十分高兴当晚即用大甲鱼宴请宾客结果僧多粥少公子宋没有分到甲鱼直接跑去郑灵公碗里用手剜了一大块吃吃完还“啧啧啧”的回味让郑灵公十分生气扬言要杀死公子宋。
郑灵公本来是句气话结果公子宋当真了心里害怕决定先下手为强过了几个月便将郑灵公杀死了。
这件事情和宋大夫华元分羊肉一样再次告诫我们请客一定要公平要么人人都有份要么自个享独食千万别拉下一人虽舌尖之欲但放纵它也会酿成杀身之祸的。
继位不满一年的郑灵公死的冤枉但是他的弟弟郑襄公确实一个有性格的人在对外政策上比起郑文公和郑穆公还是有点硬气的也更加狡猾。
郑灵公还有一个妹妹很出名嫁给了陈国的司马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是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如果这都不能引起你的兴趣那么夏姬还有一个传奇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也就是这个夏姬间接的拉开了楚国衰落、吴国崛起的序幕使吴国走向了春秋争霸的舞台。
此乃后话以后再表因为楚庄王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蒍贾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