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长风从方才进殿起就脸色铁青一言不发,也只有在康宁气息停滞的片刻失声喊了那一句。他身上的伤其实比小皇子要严重得多了,一道浅却很长的刀口从他左肩一直延伸到了后腰,其他细小的伤更是不计其数,此时这些伤口虽然已经自发止血,也在他玄色的衣衫上洇出了深暗的痕迹。他却毫不理会身上火辣作痛的伤口,只是紧盯着老太医慢条斯理收针的动作。
殿内一时静默的落针可闻。
还是徽帝声音低哑地打破了寂静,“长风先回去把身上的伤处理一下吧。这件事后面你不用管了,朕会查清的。”
戚长风却没有答应。他就站在离小皇子五步远的地方,此时突兀地一撩衣袍跪了下来:
“陛下,小子在京城躲得够久了,如今已是时候该回到南疆了。”
他这话一出,全殿的人都惊了。
三年前皇帝刚把戚长风接来时,那时其实只有皇帝和戚长风本人知道徽帝的打算是什么。赵云侠或许猜到了一点,但是这样的聪明他从不会对旁人卖弄。其他的人,包括已经上朝领政的大皇子在内,都以为皇帝这样百般恩宠地把戚长风养在京城,就只是在养一个活着的抗夷符号,养一个抗夷烈士遗脉的名头。
这些年徽帝的备战动作已经很明显了,大梁要收割掉百多年前太宗亲封的异姓王、甚至要与南夷发生一场大战,这个消息在百姓间早就不是什么秘密。而就像徽帝这三年征兵积粮的军事准备一样,荣宠平民出身、父母因南夷战死的戚长风,就像一个朝廷在抗夷之战中所做出的大义上的准备。
只不过戚长风尤其对上了皇帝的胃口,又讨得了最受宠的小皇子的欢心,才在宫内宫外格外的引人注目些。
但无论如何,没有人认为戚长风还会回到南疆去的。南疆——大部分梁朝人心里只觉得那是一片没开化的蛮荒之地,湿热的瘴气和蔓延的疫病让那里充满了恐怖不详的气息,难懂的方言和不同的风俗让中原的百姓自觉在商贸和文化上都与南人隔离,更遑论自梁朝开国以来,南疆世代都由奚南王统治着,在梁朝百姓心里与南夷早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若不是这几年朝廷一直潜移默化地宣传南疆也是大梁国土、南疆人也是梁人同胞的概念,又时有南夷人在边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消息传播,百姓们是很难理解皇帝为什么非要大动干戈地收回那穷地方,又要跟有南疆隔在中间、与大梁八竿子打不着的南夷打一仗的。
故而戚长风此言一出,因为这场变故对他多少有些迁怒的赵贵妃都愣了,“你这孩子说什么呢?”本来还有些怪戚长风把儿子带出去的赵贵妃下意识反驳他,“什么叫躲在京城够久了,要回到南疆?难道陛下养你几年,如今还会把你赶回去不成?京城难道要放不下你了,你还要跑到哪儿去?”
戚长风深深看了一眼床上苍白昏睡着的小孩子,神色依然没有任何的动摇:“今日这一场刺杀,小殿下这一场病,还有——”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了,某种一直隐藏着的、尖锐刻骨的仇恨在他眉宇间一点点浮现了出来,“还有京郊林中那些无辜丧命的普通人家,都与奚南王脱不了干系。他的狗命在他脖子上寄了这么长时间,我不想再继续这样等下去,让更多的人因此受难了——我知道陛下原也准备在明年春天时开战。小子愿请为军前一小卒,只盼能亲手将这大逆之人斩于马下。”
皇帝沉吟着没有说话,只审视般地紧盯着面前他宠爱了三年的这个边疆少年。
可赵贵妃是个做母亲的人。此刻便是一个不熟识的少年人站在眼前,她也不会忍心看他去生死由天的战场上拼命。何况殿下跪着的这个是整天跟她儿子玩在一起的英俊小郎君,他丧父丧母地跟着她不靠谱的弟弟来了京城,皇帝虽然多有恩宠,到底跟亲妈比不得,这三年里她算是代了半个母职一样照料他,心里未尝不多对他心疼几分,真论起情分来,别说宫里别的那些个皇子公主,恐怕就连她亲大哥所出的赵家侄儿侄女还差上几分呢。
现下她亲儿子遭了大难病倒在床榻上,戚长风又在这时候跳出来说要去南疆的战场上打仗,她听得那股伤心劲儿都不由去了几分,一股怒火顺着后脊梁猛地就窜了起来:
“戚长风,你发梦呢!你以为仗是这么好打的!跟着武师傅操练几年就能取奚南王的首级了?”贵妃一对美目圆瞪,那一刻竟跟戚长风记忆里他亲生母亲的形象微妙重叠了,“陛下这几年早就为战事做足了准备,哪里会缺你这样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你是不是以为自己长足了个子就行了?你这个年纪,你去征兵人家都不会招你!”
戚长风在那一刻眼眶微微湿润了。
他没有说话,也说不出话来。他伏下身,把额头贴在皇子寝殿的地面铺设的厚毯上,只无声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愿和坚持。
在那一瞬间,他脑海中飞驰过了许多场景,一时是他阿爹阿娘笑着的面容,一时是发生刺杀的树林中那平凡人家冰凉的尸体,一时是家乡白河的阿凤姐把新生的小女儿放在他用身体挡住的竹筐里、抄着刀出门杀南夷人的背影,一时是春日里赵贵妃倚在塌上慵懒地指挥嬷嬷为他和康宁量体裁衣。
而最后的最后,那折磨他一路的画面又在他眼前闪现了——康宁一口血呕出,面色惨败地从树杈上跌了下去。
戚长风闭上了眼睛。他听见了皇帝沉声地询问:
“长风,就像贵妃说的,京城如今也是你的家。你若留下,朕也会好好的养你一辈子。你可真的想好了?”
我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