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此人,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三国演义》中——借养女貂蝉策反吕布,以此成功诛杀董卓的事迹。
正规史载与《演义》有所不同,王允只用了离间一计,所谓的美人计并不存在。可不管是哪个版本的王允,都是成功诛杀董卓的首要功臣,也是反董势力中的中坚力量。
因此,同样以“诛杀董卓”作为自己短期目标的荀启,从最开始便关注着王允的动态,并在群宴上刷了一定的存在感,等待王允上钩。
他需要王允的消息网,同时需要知晓王允一派的重要动作,以免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与王允等人反向发力,反而妨碍了灭董大业。
至于为什么不毛遂自荐,那是因为他虽然与王允有着相同的目标,但他并没有投入王允势力的打算——
一来,投入王允的势力,则必须听从王允的安排,这将大大限制他的能动性;二来,以他的年龄和声望,就算成功投入王允的势力,也很难得到王允的重用。与其让王允高看一筹,使付出与回报极不对等,倒不如拐着弯让王允自己上门。相同的心力之下,主动拉拢的总是比送上门的更显珍贵。
于是乎,荀启任由王允发挥,表演了一场生动的拉拢大戏。
他十分清楚,光凭群宴上的那些表现,只能让王允对他升起几分关注,尚不足以令王允对他刮目相看,王允此时此刻找上门,不过是看中了他身后吕布。
但是对于荀启而言,目前这样的情况已经足够,甚至可以说是“正中下怀”,过多的关注反而会招来负面影响。
荀启耐心地陪王允对完戏,带着王允送的一卷古籍回到将军府。
刚回房没多久,吕布就恰好“路过”他的房间,提着剑进屋。
荀启放下竹简,起身行礼。
吕布抬手制止,张口即问:“方才去太师府,可曾……有不同寻常之事发生?”
这话好似问的奇怪,但结合语句前的微妙停顿,大概吕布真正想问的是“董卓是否有为难于你”。
这句疑问,并非关切,而是探询。
毕竟,再怎么说,荀启目前担着吕布亲兵这个名头,在外代表了吕布的一部分颜面,如果董卓无故给他难堪,那便代表董卓在下吕布的脸面,借机打压他。
以董卓前些日子对他的猜忌与责骂,若董卓特意找荀启过去为难,那便说明董卓已对他不满至极。这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荀启剖析明白吕布的心思,没有故意夸张地抹黑董卓,蓄意编造事实。他再怎么想推动历史进程,让董卓下线,也不会在这些不必要的事上撒一些可能会被拆穿的谎言,凭白消耗吕布对他的信任。
他如实描述了董卓在酒宴上的一言一行,等吕布松了口气,又自然而然地转移话题,将李儒与王允的行为七分真,三分似是而非地透露给吕布。
“李文士似对我有一些误解,言语间颇有几分锋芒;王司徒平易近人……临走前还赠了我一册书籍。”
吕布一直对李儒颇有微词,听了这话,越加觉得李儒碍眼。他正思量着该怎么回敬李儒,冷不丁听到荀启提到王允,对王允异常言行感到疑惑的同时,也略有几分好奇:
“什么书?”
“方拿回来,还未看过。”荀启毫不犹豫地将那册系着红绸的竹简递给吕布,全然一副敬重、信赖,并且对那册书籍毫不在意的模样,“将军请看。”
吕布当过主簿,对文字生涩的古籍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他打开竹简,从头到尾迅速看了一眼,脸色逐渐沉了下来。